煤炭價格持續下降,已經影響到煤炭企業的運行。隨著裁員的蔓延,國家能源局和地方政府近來關於煤炭的一舉一動,都被解讀為“救市”。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日前召開服務煤炭企業科學發展座談會,提出解決困難的根本辦法要立足自身,加強管理,挖潛降本增效,提高技術水平,提高深加工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市場競爭力,完善標準,合理地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化挑戰為機遇。
此前,國家能源局的《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就被市場解讀為,國家出手救市,限製進口煤炭。
但一位官員解釋,此舉隻是限製低熱值、高硫的劣質煤進口,減少燃煤造成的空氣汙染和治理成本,並不是要幹預市場,沒想到引起市場的誤讀。
相比國家能源局的遮遮掩掩,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更為直接。河南省5月初推行“煤電互保”獎勵電量政策,規定在河南省內電煤采購基數以外,每增加萬噸河南省內煤采購量,對采購企業予以一定的獎勵電量。
此舉引起連鎖反應。之後,山西向鄭州鐵路局發送煤炭的數量下降,河南省內煤價上揚,山西開始考慮以同樣的手段救省內煤市。
此外,山西成立了煤電一體化公司“晉能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總額1650億,據稱將繼續推動煤電一體化,讓“互保”深入企業內部。
山東也倡導省內煤電企業按照互保原則,加強溝通銜接。
所謂煤電互保,是指因電煤價格不斷下跌,政府為穩定煤炭價格而製定的相關措施。互保政策的效果是,省際煤炭流動減少,區域市場分割。
煤炭工業協會一位人士說,煤電互保不是什麽新東西,以前的說法是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過去煤炭價格一路上漲,一般是保證發電廠的電煤供應,此時煤炭價格下跌,發電企業也要承擔責任。
煤電聯營一直存在爭議,反對者稱此舉隻是將煤電矛盾內化到企業中,一旦價格放開,矛盾將顯性化。國家去年底取消電煤雙軌製,煤炭價格市場化,但對煤電聯動的執行條件規定並不清晰。
煤炭價格不斷下跌,但電價並沒有市場化,煤價下跌並沒有轉化成電價下調,煤電的差價用來補貼電廠,煤炭企業頗多不滿。電價由中央政府管理,地方政府隻能將煤電捏合在一起,煤價損失電價補,電價損失煤價補,“難兄難弟”互相扶持。
山西煤炭企業一名人士稱,山西很早就在推動煤電一體化,省內的煤炭集團各有所長,比如大同煤業[0.52% 資金研報]的煤電一體化做得好,晉煤的焦煤和煤層氣做得好,陽泉煤業[1.52% 資金研報]的煤化工有優勢。
對於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煤電互保,上述煤炭工業協會人士稱,這些都是煤電企業的長期矛盾,國家放開煤炭市場後,應該各自尋找出路,煤電聯營是一條路,但也應在市場基礎進行選擇和合作,強行“拉郎配”,誰也救不了。在煤電思路之外,還有煤化工、煤炭由燃料變原料等諸多早有的思路。加強煤炭的附加值和產業鏈延伸,分散煤炭隻作為燃料的市場風險,才能走出煤電的封閉循環,各方都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