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竭力遏製產能過剩背景下,我國具備競爭優勢的產業分布開始發生變化。
5月20日,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發布《2013年產業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近年來我國部分傳統的優勢行業競爭優勢下降,26種新興的優勢行業開始崛起,主要為機械設備類和化工類。
藍皮書指出,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增長,世界排名已經從2005年之前處於40名外躋身至世界前40名。但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中國部分傳統的優勢行業競爭優勢下降,開始轉為劣勢行業。
比如,農產品、“兩高一資”產品。“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從有明顯比較優勢的行業變為弱勢行業。“部分產品比較優勢下降,反應的是潛在競爭優勢下降和中國經濟發展麵臨的資源約束的強化。”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其仔說,長遠看,中國需要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和技術創新來實現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替代。
在傳統產業競爭優勢下降的同時,新生力量已經嶄露頭角。產業藍皮書稱,中國有26種行業屬於新興的優勢行業,這些行業主要屬於機械設備類和化工類。
社科院工經所副研究員王燕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基本走完了工業化中期階段,國家對先進裝備製造業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也使中國機械工業具備了一定的依靠技術進步推動競爭力提升的條件。”
“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是製造技術和製造方式的重大變革,在這一變革中,新型材料、高端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將成為增長最快的製造業部門。”張其仔說,預計今後10年將迎來“質量型人口紅利”所帶來的經濟增長與產業升級的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