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的景氣度不高的背景下,中聯重科一路上揚,“創新與變革”是背後的巨大推手。
近日,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央研究院院長師付玲表示,作為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產品矩陣最廣的企業,中聯重科能夠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源自於深厚的科技底蘊,能夠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公司每年把5%以上的銷售收入用來投入技術研發,形成科研促進產業、產業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環。”
中聯重科是工程機械行業的研究院,“國家隊”的烙印使中聯重科始終肩負著國家和行業的發展使命,始終堅持以自主創新提升產品品質,這也是中聯重科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因素。
付玲舉例說,2008年,中聯重科收購了世界混凝土行業排名第三的意大利CIFA公司,這是一次以小並大的收購,通過此次收購,中聯重科掌握了CIFA 公司擁有的核心技術,成功的完成了一次國際協同融合創新;2012年4月,中聯重科購買了德國JOST公司平頭塔機設計技術,並於當年開發符合歐洲與全球市場的新係列塔式起重機,從而實現引進吸收繼承與創新;與此同時,中聯重科以國家為依托,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以基礎研究為主題開展一係列的技術創新。“我們有將近4000人的研發隊伍,20個子公司中以研發為主的有16個。截至2012年我們新產品新技術427項,發明4000多項。”
登上世界舞台的中聯重科,還積極將“中國製造”建立的“中國標準”與世界成功對接。在國內,中聯重科無論在技術研發及創新還是在產品利潤率上都位居龍頭,一直是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多項技術的聯合承擔單位、主任單位、秘書處承擔單位;國際上,中聯重科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成員,並成為ISO/TC96秘書處承擔單位。這意味著在國際經濟領域,中國對於ISO國際標準製修訂,投票效力提升至最高級別,從而打破以往由歐美經濟強國在“遊戲規則”製定時壟斷話語權的曆史。付玲說:“除了做標準,我們還要設計規範,並且固化下來,促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80年代中末期,中國代表參加國際標準會議,聽的多,說的少,中聯重科把ISO/TC96的秘書處爭取到中國,實現了標準化先行,為掌握國際話語權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質量協會駐會副會長劉卓慧如是評價中聯重科的“標準國際化”努力。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陸燕蓀也給予了中肯的評價:“中聯重科能夠拿到這個秘書處,是長期參與 TC96組織會議的結果,更是能夠提出得到標委會認可的建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