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五年的運作,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大海外並購項目即將收官。記者11日從有關方麵獲悉,湖南發改委已受理中聯重科擬回購香港中聯重科C IF A公司其他股東的40 .68%股權的申請,將報國家發改委批準,該項工作有望在6月份完成。
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表示,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經典案例,中聯重科與並購對象、共同投資人實現了多贏,完成從本土排頭兵成長為國際化大企業的既定戰略目標,為中聯重科三到五年進入全球前三強夯實了關鍵的一步。
在孫昌軍看來,中聯重科收購C IFA是戰略意義與市場價值並重,而不能簡單理解為新增一家海外子公司。事實證明,借助與C IF A的融合,中聯重科混凝土版塊成長為全球混凝土機械領域的領導者。其快速發展的背後,是中聯重科國際化戰略的一次成功詮釋。
中聯重科成立於1992年,自2001年以來,中聯重科相繼收購了英國保路捷、湖南機床廠、浦沅等公司。這些連環收購,使中聯重科業務從最初單純的混凝土機械拓展到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環衛機械、路麵機械、土方機械等多個領域,中聯重科也因此成為目前全球產品鏈最為完整的工程機械企業。
CIFA是全球三大混凝土機械設備製造商之一,與國內企業相比,在產品技術性能、製造工藝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麵具備明顯優勢。“從公司戰略來看,中聯必須要完成這樁收購。全球排位第三的企業,它要賣,這不是所有的行業都會有的,也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碰到的機遇。如果中聯的競爭者收購了,中聯將要麵臨的整個行業格局就是兩個概念。對中聯而言,並購CIFA後,將直接成為全球混凝土機械領域的老大。”孫昌軍回憶說。
事實證明,中聯與CIFA協同效應明顯。在銷售網絡方麵,中聯以國內為主和C IF A以歐美為主形成互補;在品牌方麵,雙品牌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在采購成本方麵,二者規模采購降低成本;在產品技術方麵,C IFA可以提高中聯的技術水平;在產品製造方麵,中聯的巨大產能將促進C IF A規模和利潤的同步增長,C IFA所具備的歐洲高端製造能力將提升整個企業的工藝水平。
2011年,融合了中聯重科和CIFA技術、品牌的碳纖維臂架泵車成功問世。不僅實現了技術和工藝上的突破,也給CIFA和中聯重科帶來了新的銷售增長點;2012年,中聯C IFA推出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創造了基於通用汽車底盤最長臂架泵車、最長碳纖維臂架泵車等多項世界紀錄。
依托CIFA領先的臂架技術使中聯重科在長臂架產品上市場占有率超過50%。2012年,在中國市場混凝土機械需求增速放緩背景下,嫁接了中聯CIFA技術工藝和製造水平的長米段泵車,2012年銷售收入較2011年增長3倍,達到52%市場占有率,成為市場絕對領先者。
C IFA攪拌車技術使得中聯重科攪拌車市場占有率躍升為全球第一。通過引進C IF A的滾筒和T型攪拌葉片的攪拌車技術,促進了中聯攪拌車技術和產品品質提升,2012年中聯攪拌車銷售從市場占有率不到8%提升到24%,市場收入超過30億元,毛利4.5億元。
通過融合,在歐洲市場,C IFA協助中聯重科和多家分銷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同時,中聯重科的海外銷售團隊也幫助CIFA開拓了銷售渠道。目前,中聯與CIFA的混凝土機械銷售團隊和網絡已經完全融合管理,C IF A作為中聯重科在歐洲的橋頭堡,利用自身的生產、技術銷售網絡優勢,把更多的中聯重科產品打入以歐洲為主的多元市場。近五年來,其國際經銷渠道數量增長了20%。
借助融合,中聯大幅降低了全球采購成本。數據顯示,通過搭建歐洲戰略采購平台,僅2012就給中聯直接節約成本6000萬元。同時,中聯以CIFA作為了解歐洲尖端關鍵零部件製造的平台,為集團可能的上遊關鍵產業鏈延伸提供了支撐。
融合後,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在中國市場得到了迅猛發展,2012年較2008年每年銷售收入的複合增長率達到55%,每年的複合增長率較行業高出23個百分點,中聯混凝土機械銷售收入占整體行業的比重從2008年的18%提升到34%。如按照2008年行業占有率計算,2012年混凝土機械收入提升超過120億元,毛利超過40億元。其中泵車的市場占有率從2008年的32%提升到2012年的43%,成為全國第一。
孫昌軍說,與中聯重科在國內並購強調激活休克魚,通過管理和市場的輸出,直接產生效應的收購目標不同,並購CIFA更多的是服務中聯重科國際化戰略的布局,海外並購不僅是為了“走出去”,更希望能夠“走進去”,通過高位嫁接國際尖端技術和海外市場,在融合中產生聚裂變,為中聯重科進軍全球前三強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