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15.81億元,在外界普遍悲觀的預期中,鋼鐵行業“頑強”地避免了全行業虧損的尷尬。
記者從日前舉行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3年第一次信息發布會上獲悉,在去年1、2月份全行業虧損的不利形勢下,納入中鋼協統計範圍的大中型鋼鐵企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35441.1億元,利潤15.81億元。
盡管成功扭虧,但是利潤總額同比大降98%,利潤之薄令人歎息。除了“高高在上”的鐵礦石價格,產能過剩也是吞噬鋼鐵行業利潤的罪魁禍首。
中鋼協預測,鋼鐵行業最寒冷的時候已經過去,今年全行業麵臨的總體形勢預計好於去年,但需求不足、產能過剩、成本高企等困難和挑戰依然不容低估。
另據透露,為化解產能過剩難題,工信部等部委正在醞釀鋼鐵業兼並重組的實施細則。
艱難扭虧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達到65791萬噸、71654萬噸和9518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7%、3.1%和7.7%,與2011年相比增速分別回落4.7、5.8和4.6個百分點。在鋼產量低增長的同時,鋼材價格一直低位徘徊。去年末,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05.31點,比2011年末下降12.57%,比1月末下降11.62%,其中長材價格指數106.7點,同比下降15.65%,板材價格指數105.74點,同比下降9.07%。去年9月7日,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更是跌破100點,達到99.24點的年內最低點,隨後雖然緩慢回升,但年末鋼價依然保持低位。
鋼價“不給力”,直接導致企業效益下滑,而高額稅負以及地方不合理收費也進一步加重了鋼鐵企業負擔。據透露,由於礦產資源稅等稅種調高導致企業稅負增加,一些地方為保證稅收不減少而向鋼鐵企業超前征稅,再加上一些不合理收費項目,鋼鐵企業可謂苦不堪言。
據統計,2012年中鋼協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5441.1億元,同比下降4.31%;實現利稅740.89億元,同比下降54.33%;實現利潤15.81億元,同比下降98.22%。其中1、2月份全行業虧損,3、4、5月份略有盈利,6、7、8、9月份又出現虧損,從9月下旬開始,由於鋼材價格開始回升,四季度經營有所好轉,實現扭虧為盈。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避免了全行業虧損,但全年虧損鋼鐵企業數量達到23戶,同比增加15戶,虧損麵為28.75%,虧損企業虧損額高達289.24億元,同比增長7.39倍。
危險的買礦“遊戲”
盡管去年我國鋼材價格長時間處於低位,但隻要鋼價稍有上漲,進口鐵礦石價格便立即跟漲,且漲幅遠遠高於鋼價漲幅。以10月份為例,中鋼協鋼材價格指數環比僅上漲2.9%,但同期進口鐵礦石訂貨價格比9月份第三周的最低點大漲15.9%。
“鋼材價格與進口鐵礦石價格漲跌不同步,且進口鐵礦石價格漲幅遠遠高於鋼材價格的狀況,吞噬了鋼鐵企業微薄的利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表示,鋼鐵企業采購進口鐵礦石成為高風險的遊戲,許多企業就是因為沒有“踩準點”而陷入虧損。
今年開年鐵礦石價格的一輪瘋漲便是最好的證明。從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中旬的短短20天時間內,進口鐵礦石價格由115美元/噸上漲到159美元/噸,每噸上漲44美元,漲幅高達38%,按每噸鋼生產需1.6噸鐵礦石計算,相當於噸鋼成本上升422元,而同時國內市場鋼材價格僅僅上漲106元/噸左右。
“從鐵礦石供求關係看,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上中旬國內生鐵產量均低於去年11月份的產量,鋼產量沒有增長,進口鐵礦石也沒有增加。”張長富說,由此可以判斷,此輪進口鐵礦石價格暴漲的根本原因不是供求關係變化,而是壟斷市場人為拉高價格造成的。
有消息顯示,在今年1月16日進口鐵礦石價格掉頭下探之初,某大型礦商便逆向高價購入鐵礦石,其人為抬高礦價的企圖暴露無遺。
這種進口鐵礦石價格階段性暴漲的現象引人深思。張長富呼籲,一方麵,國家相關價格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避免人為因素幹擾;同時,供需雙方要自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鐵礦石廠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的鐵礦石供給壟斷格局不可持續。”
據預測,盡管開年“瘋狂”,但是在需求不足、產能過剩、鋼價大跌的大環境下,今年進口鐵礦石價格沒有大幅上漲的理由,總體將呈現不斷走低的態勢。
過剩頑疾需根治
在鋼鐵業界,有人戲言,中國以7億噸、河北以2億噸、唐山以1億噸鋼產量分別位居世界鋼產量前三位。
雖是一句玩笑話,但也揭示了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嚴峻形勢。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粗鋼產能已經達到9.7億噸,去年在建高爐卻達到39座。在全行業微利麵前,化解產能過剩依然是今年鋼鐵行業的首要任務。除了嚴控新建、有序轉移、穩妥退出之外,兼並重組無疑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前不久,國家多部委聯合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並重組的指導意見》,鋼鐵行業赫然在列。
實際上,近年來鋼鐵行業的兼並重組之路走得並不十分順暢。截至去年底,我國前十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到全國總產量的45.94%,前二十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到總產量的60.98%。這距離2015年前十家鋼鐵企業產量占比達到60%的既定目標還有不小的距離。
拋開大中型鋼鐵企業不談,小型鋼鐵企業“控產量”的難度可想而知。據統計,去年中鋼協會員企業鋼產量同比下降0.6%,但是,非會員鋼鐵企業產量卻大幅增長24.8%。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告訴記者,我國鋼鐵行業兼並重組若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國有資產流動性、合理兼顧地方利益、改革產權流動方式是必須突破的幾大瓶頸。據透露,今年工信部將牽頭出台《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以期在上述關鍵領域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