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於2012年礦協公布的66個鐵礦石在建項目,近日,經“我的鋼鐵網”調查統計發現,66個鐵礦石項目,至2020年累計形成產能43550萬噸。值得注意的是,這66座礦山成本較目前礦山成本有所增加,每噸鐵精粉增加的成本在30-80元不等。
近年來,由於鋼廠產能不斷擴大,以及國內鋼廠利潤受製於進口礦等因素,國內鐵礦石產量保持快速的增長。據“上海鋼聯雲終端”數據顯示,2006年,國內鐵礦石產量為58888萬噸,至2011年,鐵礦石產量已高達13億噸,五年間,鐵礦石產量增長了125.65%。
在未來的近十年中,我國鐵礦石產能還將繼續增長。近日,“我的鋼鐵網”出具了一份對於中國在建礦山產能釋放的調研報告。報告顯示,2012年礦協公布的66個鐵礦石在建項目,至2020年將形成產能43550萬噸,新建的產能全部達產,預計將會產出3億噸礦石。2011-2015年為投產的高峰時間,原礦產能增長或達23224萬噸。
66個礦山項目大部分屬於新建,部分屬於擴建或改建。其中,規模在1000萬噸以上的項目有11個,規模在500至1000萬噸的有14個,而規模在500萬噸以下的達41個。需說明的是,這66座礦山大部分為鋼廠附屬和國有控股。報告中指出,“如果今後幾年鋼鐵產量增速低於礦石產量增速,那麽這些控股礦山的鋼廠將會在國內礦使用量進一步提升,從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和買賣進口鐵礦石的話語權”。
此外,在此次調研過程中發現,調研的66座礦山成本較目前礦山成本有所增加。主要體現在貸款投資利息及折舊費用上,增加的成本在30-80元/噸精粉不等。
報告指出,成本壓力加之全球鐵礦石產量的不斷提升,如果在需求量小幅增長的情況下,“國內礦山的競爭優勢依然十分薄弱”。
據悉,至2015年,三大礦商,巴西淡水河穀、澳大利亞力拓和必和必拓,新增鐵礦石產能預計將達到6億噸。加上中信泰富、非洲礦業、昆巴和倫敦礦業等新興礦山,至2015年全球鐵礦石新增產能為10億噸左右,投產的高峰期在2014-2015年,屆時全球礦石產量將有明顯的增長。
報告認為,目前國內就算有大批產能投產,產能利用率仍然不會達到高水平。據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大礦山產能利用率一般在80-85%。2012年部分企業的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如果受礦價下跌影響造成產量下降,很有可能大礦山產能利用率會降至7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