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在國家安標中心長沙機電檢測中心檢測專家的現場監測下,10名“被困礦工”在艙內生存106個小時後,從容地從救生艙(型號:KJYF-96/10)走出,宣告了安徽山河礦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河礦裝”)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現場技術檢驗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山河礦裝獲得了井下避險係統領域準入資格。山河礦裝成為安徽省首家成功通過救生艙現場技術檢驗的煤機企業。
4月20日上午,試驗艙外人頭攢動,大家激動地等待著艙內“被困礦工”順利出倉的那一刻。上午八點半,救生艙艙門開啟,10名“被困礦工”在救生艙內生存106小時後“被成功救出”,從麵部表情及動作姿態可知他們的身體狀況良好,據一名“被困礦工”介紹:“艙內可睡可臥,溫濕度適宜,氧氣和食物很充足,生活設施相當齊全。”
據了解,此救生艙為國內首台無源設計混合動力型礦用可移動式救生艙。其整體結構緊湊,布局合理,體積小,容積大,是國內目前外形尺寸最小的10人救生艙。在動力設計上,該救生艙為無源設計,不需采用電力,而是采用壓縮空氣及手搖驅動,這樣便節省了艙內布置蓄電池所占的大量空間,避免了蓄電池可能引發爆炸的隱患;在製冷上,該救生艙采用安全可靠的蓄冰製冷技術,相比二氧化碳製冷方法,具備以下優勢:不會泄漏二氧化碳,產生安全隱患;不會導致次生災害,因為二氧化碳製冷技術有可能使二氧化碳釋放到艙外會阻止艙內人員的逃脫以及外部人員的救援;不會產生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影響環保;維護成本低、難度小。
該救生艙現場技術檢驗的成功,展現了山河礦裝雄厚的研發實力及在煤機行業明顯的後發優勢,救生艙項目將成為山河礦裝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同時也必將為中國煤礦井下安全做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