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國路麵機械網 | 資訊中心 > 行業分析 > 正文

工程機械收購潮起 全球行業格局十年難有大變

2012-02-13 10:54:01   來源: 中國路麵機械網
導讀:2008年的經濟危機給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提供了反轉的機會,但全球行業格局未來十年難有大變七年前,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徐工)拒絕...

 2008年的經濟危機給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提供了反轉的機會,但全球行業格局未來十年難有大變
   七年前,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徐工)拒絕了世界機械製造行業巨頭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拋來的橄欖枝,曾與後者有過一段失敗的合資合作經曆的徐工擔心,被其收購恐怕導致自有品牌消亡。
    如今,收購的風向正在反轉。據財新《新世紀》了解,徐工正在與全球第二大混凝土機械公司施維英集團(Schwing)洽談收購事宜,接受本刊采訪的多位行業人士均預測,徐工對經營情況極糟的施維英很可能實施的是全資收購。
    全球經濟危機末期的2009年,中聯重科以“蛇吞象”之勢拿下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機械公司CIFA,一舉從偏居湖南一隅的產業鏈中低端公司,進入國際全產業鏈市場,勾起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更大的海外收購胃口。
   在新一輪歐債危機的席卷之下,更多的機會來了。2012年剛開年,三一重工(600031.SH)宣布聯合中信產業投資基金,出資3.6億歐元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排名首位的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100%股權,其中三一重工占股90%。有評論者稱,這一中資公司海外收購已不再是“蛇吞象”,因為三一重工自身體量已遠超被收購的國際行業巨頭。(詳見本刊 2012年第5期報道“三一重工歐洲捕‘象’”)
     幾乎與此同時,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000528.SZ,下稱柳工)也最終敲定了對波蘭HSW工程機械業務單元項目的收購。一年前,柳工宣布收購HSW公司下屬工程機械事業部及HSW全資子公司Dressta全部資產。去年6月底,正準備在華沙召開慶功宴的柳工,卻遭遇中海外波蘭高速公路索賠事件(參見本刊2011年第29期封麵報道“怎樣搞砸海外項目”)的負麵衝擊,收購被迫擱置。經曆數月談判,柳工最終以人民幣3.35億元的代價以及償還調減負債等方案,獲得了收購案的實質性進展。
    從與外資競爭國內市場,到投資海外建廠,再到走出去收購跨國知名企業,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真的有能力逆轉全球產業格局?
 “這個現象隻能說明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國際化才剛剛開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采訪時指出,在未來十年,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的格局都不太可能因為中國而改變。
危機中的機會
     混凝土機械堪稱經濟周期的晴雨表。2008年前後的國際經濟危機以及近年來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沉重打擊了國際工程機械製造商,歐洲一些企業正麵臨產品銷量下降、經營情況不佳甚至瀕臨破產的局麵。全球混凝土機械排名前二的普茨邁斯特和施維英首當其衝。
 “新興經濟體發展國家隻受到了經濟危機的間接影響,混凝土機械需求仍然旺盛。但普茨邁斯特和施維英生產的產品高質高價,這與新興經濟體對物美價廉產品的需求不匹配。”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秘書長蘇子孟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
經濟危機中,普茨邁斯特收入急劇下滑,並出現了50年來第一次虧損,目前業績回升仍然緩慢。比其曆史更為悠久的施維英,經營情況更糟。2009年,施維英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破產申請單顯示,截至當年7月31日,施維英美國負債9090萬美元。
    一位機械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采訪時稱,“2008年施維英的銷售收入大概在10億歐元,2009年降至4億歐元左右,2010年就更少。”困境中的施維英一直在尋找買家。
    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則趁勢上揚。從2010年以來,中國工程機械“三巨頭”徐工、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的淨利潤均有50%以上的高增長。
收購驅動
     在發動機、液壓件等核心零部件領域,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始終缺乏控製力與議價能力,這是其海外收購的最大推動力。
  “我們60%左右的核心零部件,如底盤、泵、電器件等都是國外采購,在總成本中占比超過70%。”徐工經濟部一位人士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采訪時稱。
而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關鍵零部件進口成本占製造成本的40%以上,接近70%的行業利潤被進口零部件占據。”王金星稱,長期以來,依賴進口核心零部件是製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瓶頸因素。
    徐工董事長王民曾多次公開表示,要在智能化、輕量化、節能環保等核心技術及製造技術實現突破。
    上述徐工人士對財新《新世紀》記者透露,因為難以自主解決核心技術問題,徐工一方麵通過與外資廠商合作成立零部件製造企業來保證公司原材料的供應;另一方麵就是通過收購獲得技術。
     徐工看上了施維英,正因為其擁有多項全球核心技術領域的世界性,比如國內普遍使用的S閥,就是施維英上世紀80年代就已放棄的
三一重工通過收購普茨邁斯特獲得了其全部技術。普茨邁斯特仍保持著兩項世界紀錄:1994年垂直泵送高度532米,以及1997年2015米水平泵送距離。
成立於1937年的波蘭HSW公司是東歐最大的工程機械製造商之一,在重型工程設備方麵擁有先進技術。“收購HSW後,柳工將直接獲得其全部知識產權和商標。”柳工國際營銷事業部總經理羅國兵稱,HSW在推土機領域的技術和研發力量彌補了柳工的不足。
    此外,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還麵臨著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不得不走出海外拓展市場。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數據, 2011年,中國工程機械業1月至10月的海外出口額增長51%,而同期國內市場銷售增長僅有30%左右。“從三一重工來看,國內機械市場的剩餘發展空間已難以支撐它的持續高速發展,而向國際市場擴張中,混凝土行業第一品牌普茨邁斯特無疑是最好的踏板。”中投顧問機械行業研究員段嘉宣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
    收購國外企業,不僅可以獲得技術,還有其銷售網絡。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微博)稱,通過收購,三一重工可獲得普茨邁斯特52年來建立的銷售網絡。“三一重工出口占銷售不到5%,通過收購,我們已經擁有了海外市場。”
  “收購HSW後,我們可以快速地把東歐市場建設成柳工‘第二本土市場’,柳工將以此為基地,向歐洲、北美及獨聯體市場銷售工程機械產品。”羅國兵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
   而施維英也在德國、美國、印度、巴西、奧地利、俄國、法國、中國設有八個生產基地和十個服務公司,在100多個國家設有銷售代理。
國際化剛起步
    盡管中國企業即將把全球混凝土三大巨頭收入囊中,但仍難改變全球工程機械的格局。目前卡特彼勒小鬆特雷克斯、利勃海爾、沃爾沃、約翰-迪爾、日立建機、凱斯-紐荷蘭、英格索蘭等大型跨國製造商仍控製著全球工程機械市場70%-80%的份額。
  “未來十年,中國都很難改變這個格局。”王金星表示,卡特彼勒公司一年的收入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收入的一大半。2011年,卡特彼勒營業收入達到470億美元(合2958億元人民幣),而中國工程機械業的營業收入則在794.5億美元(合5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在蘇子孟和王金星看來,此次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並購潮僅僅是企業國際化道路的第一步。
  此前中國工程企業的國際化多是在海外投資建廠。像三一重工曾在印度、美國和德國都投資建廠,但在國外製造,並不意味著中國品牌就能立刻被國際市場接受。
三一重工德國總經理賀東東對財新《新世紀》記者坦承,三一德國公司初期麵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市場對中國製造存在著深刻的歧視與偏見——成本低、質量差。
  上述徐工人士則對財新《新世紀》記者稱,“目前公司海外銷售占比為15%,未來三年這一比重將提高一倍。”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徐工除了未來五年投資10億美元在海外建廠外,也想通過全球並購奪取國際市場份額。
  中聯重科副總裁郭學紅近日也公開表示,2012年中聯重科的銷售收入將力爭突破1000億元,要全麵拓展海外市場,不排除繼續進行海外並購。
   而根據柳工2010至2015年發展戰略,柳工銷售收入目標在2012年是260億元,2015年將達到500億元,其中國際市場銷售占比達20%。“收購兼並仍將是柳工下一步的重要任務,包括國際收購。”羅國兵稱。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徐工起重機助力中東油田建設 徐工起重機助力中東油田建設
山工機械新橋箱車間啟用 向2015目標邁進 山工機械新橋箱車間啟用 向2015目標邁進
產能提升,臨工傾力支持2012年銷售戰役 產能提升,臨工傾力支持2012年銷售戰役
川崎重工和丸紅科技蒞臨訪問力士德公司 川崎重工和丸紅科技蒞臨訪問力士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