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午,在青海省西寧西站,一列滿載著多民族旅客的電力列車歡快地鳴叫著駛向格爾木。這條由中國鐵建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設計的西寧至格爾木增建二線全線電氣化工程正式開通運營,標誌著連接青海和西藏兩省區的青藏線西寧至格爾木增建二線電氣化鐵路全線建成通車,我國青藏高原告別了無電氣化鐵路的曆史。
鐵道部和青海省領導出席了開通運營儀式。中共中央候補委員、鐵一院副院長李金城應邀出席開通儀式。
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既有線1984年5月開通運營,由於曆史原因,技術標準低、運輸能力小,特別是2006年7月1日,隨著青藏鐵路的全線通車,西寧至格爾木段已不能滿足青藏兩省區對運輸的整體需要,同時,受高海拔的影響,內燃機車的功率不能正常發揮,牽引質量小,客貨列車運行速度低,這些因素影響了運輸能力的提高。為了提高青藏鐵路全線整體運輸能力,2007年9月6日,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增建第二線工程開工建設。
西格二線電氣化鐵路是我國首條穿越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電氣化鐵路,設計、施工難度大,困難多。鑒於當時國內外尚無係統、完善的高原電氣化鐵路設計、施工技術標準的現狀,鐵一院結合項目特點,開展了《高寒高海拔地區牽引供電係統關鍵技術研究》和《鹽湖區段接觸網基礎防腐方案》等科研攻關,確定了鐵路電氣化設備耐受電壓、空氣絕緣間隙、絕緣泄漏距離和鹽湖地區電氣化設施防腐的技術條件,有效指導了西格二線電氣化工程的設計和施工。
在西格二線電氣化工程設計中,為進一步提高電氣化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鐵一院在國內首次采用了HGIS牽引變電所屋頂布置方案和GIS箱式分區所,通過采用混合氣體方式解決了開關設備中SF6氣體“低溫液化”等問題;關角特長隧道采用了具有鐵一院技術的剛性懸掛接觸網,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了運營維護工作量;根據地下水位及變化情況,采用了玻璃鋼套筒、防腐混凝土的方案,解決了鹽湖區段接觸網支柱和基礎的防腐問題;首次采用了爬電距離1700mm和2000mm的棒式絕緣子,解決了高原地區接觸網耐受電壓降低的問題。
西格增建二線電氣化鐵路通車後,年貨物通過能力可達5000萬噸以上,旅客列車時速達160公裏,西寧至格爾木的行車時間將由12小時縮短到7小時左右,對提高青藏鐵路運能,強化西部路網運力,改善當地能源結構,促進青海、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為中外遊客到青海湖觀光旅遊增添一條快捷、環保的綠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