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发动机生产企业是不是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晏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能源危机、环境恶化大背景下,一个企业如果不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必将落伍甚至被淘汰。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内燃机研发的新一轮升级换代,对内燃机行业更是一场考验。低碳经济和新能源战略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占领国际市场的制高点,作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代表,玉柴有责任有能力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出贡献,也有责任有能力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取民族工业的话语权。
主持人:这是不是意味着发动机制造企业能够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致性?
晏平:这是肯定的。作为动力企业,谁能以更加领先的低碳节能水平进入市场,就意味着谁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过去大家更多追求的往往是谁的动力更足,而当前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状况以及公众强烈的环保意识,使大家必须想办法去用更低的油耗获得更高的动力。近年来,玉柴坚持走绿色工业发展之路,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交出了一份令公众满意的环境答卷,也使玉柴能够在遇到国际金融危机、行业形势严峻、市场竞争激烈等纷纭复杂的环境之时,逆势上扬。走低碳发展的绿色之路,是玉柴近年来确立的核心发展战略,是玉柴总结经验教训后主动选择的发展道路。我们将“绿色发展,和谐共赢”作为企业核心理念,并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其中,“绿色”便是玉柴的责任观,即走绿色工业发展之路,以提供高性价比绿色动力和绿色机器为己任,展现健康、环保的玉柴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主持人:在走低碳发展的道路上,玉柴重点突破的方向是什么?
晏平:建立强大的节能环保技术支撑体系,这是我们近年来一直重点做的一项工作。企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制造出更多低排放、低耗能、低耗材的环保动力。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近年来,玉柴以超前意识,努力研发储备低碳技术,一直引领着行业发展。玉柴还与上下游企业和研发机构合作,走系统创新、集成创新路子,促使玉柴开发的多款产品在排放和性能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明显领先同行。此外,人才和研发投入也是发展低碳技术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玉柴建设了自治区级的“柴油动力人才小高地”和市级的“工程机械人才小高地”,为建设人才团队奠定了基础。而我们的研发经费,每年都是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保证了技术研发的投入。
主持人:玉柴在低碳技术上取得了哪些最新突破?
晏平:首先是在自主创新的发动机低碳新技术上,我们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成功研发国内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用柴油机并具备生产和配套能力;成功推出国内第一台国4燃气发动机;成功推出国内第一台达标国4、国5柴油发动机并率先批量投放市场;首家推出单轴并联式(ISG)城市客车混合动力;推出世界第一台利用现有零部件技术实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功能的发动机;实现国内第一台“低碳节能高效发动机”成功装机试运行;研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SCR系统,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持人:这些低碳技术对环境保护作出了哪些贡献?
晏平:“十一五”期间,玉柴承担的节能指标是13985吨标准煤,到2009年,玉柴实际节能已达32156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1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400吨,减少碳粉尘排放21800吨。
主持人:与此同时,企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晏平:是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次招标中,玉柴达到国4排放标准发动机的中标率逐渐提升,最终共有5000多台配装玉柴国3、国4排放标准绿色动力的车辆服务奥运会场。在广州亚运会上,玉柴也成为公交车的核心配套品牌。2010年,集团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月至10月实现销售收入304.98亿元,同比增长37.79%,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300亿元的经营目标,其中发动机销售63万台,同比增长10.21%。
主持人:玉柴今后在低碳发展战略上还有哪些设想?
晏平:玉柴提出了2015年要实现800亿元至1000亿元的经营目标。从百亿元级提升到千亿元级,玉柴将继续从观念、资本、管理、模式、竞争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创新,继续“十一五”的辉煌,打造“千亿元玉柴”。为了实现“千亿元玉柴”的发展目标,振兴民族工业,也为还原纯净的天空,我们要继续做“最大活动污染源”的控制者,敢于研发发动机排放顶尖技术。未来,玉柴机器将继续坚持以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为核心,不断突破,实现技术研发、产品性能和服务领域的持续提升,将玉柴集团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值得信赖的绿色动力提供者、动力领域享誉全球的民族品牌,引领低碳动力发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