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6月中国工程院徐滨士院士首次将“再制造”概念引入中国,11年来我国虽然成为了世界工程机械生产大国,但在再制造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政策支持力度不强,整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用户认可度不高,涉足再制造行业的企业凤毛麟角,“被进入”现象比较突出。近两年,在多元化市场供求和市场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双重催化下,以及走循环经济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国家积极出台各种利好政策,为加速再制造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出台
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审批了东风康明斯、玉柴机器、潍柴动力等14家企业作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试点。2009年12月,工信部选定了包括卡特彼勒、徐工、中联重科、三一等7家工程机械企业在内的35个企业和产业集聚区作为首批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2009年,国家颁布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中确定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2010年4月,国家发改革委表示,今明两年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将制定相应法规,解决再制造企业资质管理、再制造发动机产品登记备案、再制造标识管理等问题,完善回收和销售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再制造典型企业。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品目录》,研究制定对列入目录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鼓励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用再制造产品的激励政策。
市场无限
目前全球再制造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有75%来自美国,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2/3以上。在国外,再制造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制造不仅节省了生产线投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还大大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商机无限、利润可观,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国是装备制造及使用大国,设备资产已达几万亿元,14种主要机型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随着我国进入机械装备报废的高峰期,再制造产业在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发展再制造产业势在必行。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大多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目前全国80%的在役工程机械超过保质期,如果将被淘汰的装备产品进行修复,便能以较少的成本,获取较大的回报,并减少能源消耗。有专家预测,中国再制造市场每年的规模可达100亿美元。
产品升级
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具有降低成本、节能环保两个鲜明的特点,是一种高端循环再生方式。用先进技术将废旧的机械设备按照制造业的模式进行彻底拆解翻修,生产出完全等同于新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再制造产品,从而达到高效的二次利用。再制造产品利用尖端技术不仅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获得盈利,还通过减少废物排放及降低对制造新零件所需原材料的需求,为环境保护提供解决方案。再制造产品比新产品的制造节能60%,,平均有70%的部件都是可以被再利用的,在制造过程中可以节省80%以上的能源消耗,价格平均只有新产品的30%-40%,成本实际上不到原来的50%,毛利率远远高于新品。作为再生资源利用的一种高级形式,再制造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企业先行
国际巨头卡特彼勒于1973年开始再制造业务,在经历了近30年的摸索发展期后,在近10年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全球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再制造巨头,再制造业务成为了卡特彼勒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卡特彼勒每年循环利用超过1亿磅的报废铁,主要用于再制造发动机、变速箱和液压零部件。卡特彼勒凭借先进的技术相继进入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在中国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市场中抢得先机。2008年,卡特彼勒在上海建立全球第三家再制造中心。2009年上半年,卡特彼勒又先后在顺德、成都建立面向消费终端的再制造回收点。但其在中国推广再制造业务并不顺利。2009年卡特彼勒与玉柴合作,为玉柴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以及部分卡特彼勒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提供再制造服务。
国内企业崛起
在中国再制造市场巨大前景下,国内企业通过合资或者独资等不同方式开始分享这块蛋糕。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公司再制造中心起步较早,并已形成初步业务模式和一定产品规模等诸多优势。潍柴动力于2008年成立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玉柴于2006年启动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并于2009年12月与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为玉柴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以及部分卡特彼勒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提供再制造服务。2009年2月,东风康明斯与美国康明斯签订了再制造项目合作协议书,融合美国先进技术开拓中国再制造市场。柳工于2009年5月启动西南再制造中心项目,从柴油机再制造的培训开始,继而向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泵、阀、油缸、液压马达等零部件的再制造过渡,最终将推进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各类工程机械整车的再制造。
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业还处于摸索阶段。负责卡特彼勒、东风康明斯再制造业务的高级主管在接受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采访时,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制约中国再制造市场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企业无法充分自由地进出口作为再制造原材料的旧件,限制了其满足客户订单的承诺;其次,原材料回收渠道狭窄,许多设备在报废时直接被回收进钢厂成了最初级的钢锭,或者低价卖给当地二手机械拆解企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第三,企业无法充分自由地进出口再制造成品,无法满足国内客户对多种产品的需求;第四,现行的增值税操作方法增加了客户购买再制造产品的成本,降低了客户选择再制造产品的利益所得;第五,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以及再制造产品流通中的产品标识、市场准入、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标准等问题,一些小企业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秩序;第六,目前我国工程机械再制造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再制造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再制造单项技术的研究上,尚未形成产业化,技术不到位导致用户对再制造产品质量产生质疑;第七,再制造从业人员需要充足的理论和纯熟的操作技能,更要具备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的职业精神,我国再制造人才缺乏严重;第八,国内市场大部分工程机械在起初设计时就没有再利用理念,零件采用便宜的结构件和材料,很多用户更愿意选择更换便宜的零部件,而不是购买一台价格相对较高的再制造产品,经销商也更加轻视零部件的供应和维修;第九,国内对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宣传力度不到位,社会、企业、用户在认识上存在消费观念上的误区,对二手翻新认识不足。
结语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曾表示,“我国的再制造业已经拥有了市场、技术和政策等有利条件。在当前国内外应对能源短缺等压力的背景下,再制造业将成为中国的朝阳产业”。
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是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随着国家政策的建立和落实,我国再制造行业面临的政策缺乏、认可度低、技术不足、原料短缺等问题将逐一被解决,为行业发展推波助澜。在全球低碳环保的推动下,国内外企业共同努力,中国工程机械再制造市场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再制造行业的崛起,将造福社会,影响全球!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