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為期五天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落下帷幕。美國EBA書展國際事務主任威辛巴特這樣評價圖博會:“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是了解中國出版市場的最佳窗口,我們將其視為了解中國出版業的第一站。”
國外出版人眼中的中國印象有何變化?
參與主辦了多屆圖博會,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國際會展中心主任林麗穎明顯感覺到國外出版人對中國出版業的認識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年她聽到最多的評價是,中國出版人越來越國際化。林麗穎說:“特別是英美出版人覺得,中國出版人的外語能力、國際談判的方式方法等都有了顯著進步,已經能用國際思維進行版權洽談。”本屆展會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與世界知名的劍橋大學出版社共同發布了“英語原版書合作戰略”。
此外,很多國外出版人評價,中國圖書的內容越來越國際化,品質也越來越高。繼與波蘭插畫家麥克·格雷涅茨進行全球版權合作之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又與日本著名鉛筆畫家木下晉牽手,創作圖畫書《熊貓的故事》。北京出版集團打造的第一本全方位記錄坦桑尼亞全貌的深度遊記《到坦桑》,也引發國外出版機構關注。
林麗穎說,特別是莫言獲獎後,中國當代文學在很多國家成為關注熱點。
互聯網時代下的書展有何不同?
據組委會初步統計,本屆圖博會共達成中外版權貿易協議4246項,比去年增長18.5%。其中,達成各類版權輸出與合作出版協議2594項,比去年同期增長24%;達成引進協議1752項,比去年同期增長11.1%。可以看到,各項數據近幾年來持續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本屆圖博會中文版權貿易的引進與輸出之比為1∶1.48,中文圖書版權輸出實力持續增強。
盡管成效顯著,但在互聯網時代下,溝通交流愈發便捷,有人提出,參展商對展台的需求日漸下降,書展的形式是否依然必要?
對此,林麗穎非常肯定地說:“互聯網時代,麵對麵的交流更重要。”她認為,出版和文化的交流,人是決定性因素,麵對麵能傳遞很多網上不能傳遞的信息。出版承載的是不同文化的內涵和思維方式。
林麗穎表示,雖然一些出版商對展台的需求下降,但他們對參加會議、討論的需求更高了。因此,本屆展會期間舉辦了2014國際版權貿易研修班、全媒體時代版權戰略發展論壇等多個專業論壇,成為各國出版人之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作為主賓國,土耳其宗教事務出版社的負責人卡拉說,他是第一次來中國參加書展,在這裏他結識了很多中國出版人,進一步了解了中國文化,非常驚喜。他決定以後每年都來中國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