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棗莊12月29日電 (記者 張岩)一場集中展示中國傳統春節文化的饕餮盛宴——首屆中國春節旅遊產品博覽會(簡稱年博會),於28日上午在素有“江北水鄉”之稱的山東台兒莊古城開幕。來自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台灣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展,集中展示了具有中國地方特色的春節文化產品、年節民俗和海外優質文化旅遊產品。
為期五天的年博會以“多彩年文化,歡樂過大年”為主題,借助第三屆“好客山東賀年會”、第三屆春節文化論壇、春節旅遊商品展銷會等形式,以弘揚年文化、打造傳統中國年品牌為最終目的。淮海經濟區四省二十多個城市,京滬高鐵沿線城市,以及山東省17地市均各自呈上了自己的特色年商品。眾多中華百年老字號也齊聚古城內,搭建春節文化產品展覽交流交易平台。
在展館B區一層,是製作車輪餅等台灣美食小吃的展區,遊客紛紛前來品嚐台灣當地美食。除了現場製作的台灣美食,包括鳳梨酥、牛軋糖、台灣茶葉等茗品茶點、精致伴手禮、陶製品等台灣文創設計紛紛亮相,讓遊客流連忘返。車輪餅的製作者53歲的台灣美食人陳雙慶告訴記者,他已經輾轉內地很多城市進行展示,希望把精致好吃的台灣美食多多的奉獻給同胞。
台中市廣告創意協會理事長顏峻瑜是這次台灣展團的組織者。他告訴記者,台灣的年文化有三大特色,一是美食,二是特產,三是文化產品。玫瑰花、高山茶、陶藝製品都是台灣比較有特色的產品,通過這些產品,給古城景區添加些特色,同時也加強了兩岸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台北的林佩詩女士帶來了竹炭花生。她介紹,這是一種高科技食品,味美價廉,在台灣很受年輕人喜歡,借年博會的機會,帶來大陸,展示給同胞,讓他們一起品嚐。
展館A區的國內城市的特色產品展區。來自菏澤的麵人穆正在專注的創作著各種形態各異逼真的麵人。麵人穆告訴記者,自己的麵人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受到了國內外友人的歡迎,網上的顧客絡繹不絕,在帶來創收的同時,也把傳統的手藝推到了國際市場。
近年來,“年味兒越來越淡”的感歎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同感受,很多傳統中國人過年的習俗已經消失,部分80、90後的年輕人甚至於不知道“拜年”為何物。究其原因,我國著名學者、中央文史館館員舒乙先生認為,受“洋節日”衝擊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現代化快節奏的生活改變了國人尤其是城裏人的生活方式,故而使得“年味兒”有所降低。
2009年,山東省旅遊局就意識到了這些變化,著手組織國內知名文化學者和民俗專家開展文化研究活動,以傳承和保護“年文化”,至此,以春節文化為主題的論壇已連續召開了兩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