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建重工十五周年回眸視頻★
十五載,因為創新,成就鐵建重工登頂之勢
——寫在鐵建重工成立15周年之際
初夏的雨,說來就來,像極了我們逐夢的樣子。
長沙東七路88號,鐵建重工總部基地,南矗中式辦公樓宇,飛簷錯落,北立重型工業廠房,橫亙大地。院子內,小溪流水,魚翔淺底,萬木得潤,生機勃發;廠區裏,機器轟鳴,天車滑行,地下蛟龍,奔騰而出。
15年前,這裏還是一口池塘,當地稱之螺絲塘。一口偏塘,幾多魚蝦,仿佛歲月停擺,遊度著郊外的靜謐。
15年前還是一口池塘,如今已經是全球掘進機製造商排名第一的鐵建重工的總部
直到有一天,周邊蓋起了鋼板房,聚集一群年輕的創業者。漸次,樓宇拔地而起,廠房巍然屹立。他們摸索著畫圖,壯起膽鑄器,聚力成勢,釀成蛻變之勢。
很快,這裏的魚兒遊出水麵,化成一條條鋼鐵巨龍。“開路先鋒19號”,首台盾構機一舉破局;“京華號”,最大盾構機無與爭奇。打那起,攻堅不畏難,地下裝備掀起技術突圍熱浪,創新敢為先,國之重器重塑世界產業格局。自此,地下蛟龍,走出長沙、走入全國、走向海外。
抬望眼,回首看,15年後的今天,我們撥開繁錦,不禁一問:產業蝶變緣何如此迅速?名企重器又是如何鑄成?站在時空坐標上,睹觀知著:最初因為創新,後來也是創新。
從0到1000+
0到1000+,是一組數據的更迭,是掘進機產品出產量的演變。增量如此之快,竟隻用了不到15年。
震撼數據的幕後,是產業園內一幅幅火熱生產的圖景。
日光裏,夜幕下,風中雨中,一輛輛載貨平板車往來穿梭,工業原材料、機械零部件每天不間斷地進廠,出廠的則是能夠鑽山入地、穿江過海的掘進機。
“電機頻率5赫茲,閥開度430毫安。”刀盤調試開啟。
“注水加壓到10兆帕,保持20分鍾。”氣墊艙保壓試驗啟動。
一次次測試,一步步拚裝,“地下蛟龍”在這裏漸現雄碩之貌,漸成渾厚之力。
不遠處的技術中心,上下六層,千餘名研發人員磨砥刻厲。辦公桌上,鼠標急促敲擊,三維建模繪製產品功能結構;會議室裏圍坐一圈,攤開圖紙,技術方案在討論中優化。
鐵建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深入研發一線,與研發人員一起討論技術問題
奮鬥鐫刻在年華裏,蓄養著光芒,驚豔了目光。你看
——個頭頂呱呱。在北京,16米級國產最大盾構機“京華號”連破雙險,成功穿越京哈鐵路和城市副中心站交通樞紐,創造我國超大直徑盾構機施工奇跡;在長沙,湖南省內應用的最大盾構機15米級“星盛號”,成功貫通湘雅路過江通道北線工程,即將開啟第二次穿越湘江之旅。
——顏值響當當。網紅重器火速出圈,大國重器也賣萌。國產最大土壓平衡盾構機“錦繡號”,塗裝憨態可掬的熊貓臉譜,我國最深海底隧道盾構機“深江1號”,噴繪威風凜凜的嶺南醒獅,造型潮感十足,萌翻網友。此刻,成自高鐵錦繡隧道掘進正酣,“功夫熊貓”上演“中國功夫”;而在船隻川流不息的珠江口,“猛獅”吼嘯水底鬧海。
鐵建重工超級地下工程裝備,服務全球超級工程
十五載創新路迢迢,登上高台舒遠目,一窺產業發展全貌,不僅扮靚了“麵子”,也做實了“裏子”。
——尺寸上,從常規到超大、微小兩端延展,掘進機實現了從0.5米到23米直徑全覆蓋;
——技術上,水平、豎井、斜井三向掘進,多模式結合、異型斷麵多種類型,形成了8大係列、130餘類產品;
——市場上,國產品牌強勢崛起,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攀升到95%以上,占據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迸發出一場創新蝶變——技術由跟跑變領跑,市場從配角變主角,掘進機產業實現了曆史性的跨越。
從1到N
株洲石峰山下,青巒圍翠,道岔廠房煥然如初。車間裏,轍叉冶煉爐又完成一次澆鑄,至今已愈4000爐;車間外,內燃機車聲聲鳴笛,十五載往返倒運,一刻未停歇,仍是最初的模樣。
長沙一園區鉚焊車間,焊接工人手持焊槍,全副武裝,一旁的焊接機器人,鋼臂飛舞,頓時火花四濺;最初,這是首台盾構機的誕生地;現在,這裏仍在鉚焊“地下蛟龍”最初的模樣。
時光不老,歲月向前,猶記得當時的樣子,更想看看現在的姿態。
縱向看,是生長的高度。遙想當年,道岔起步,踏入盾構,十五載做成了一個產業,做大了一個產業,做強了一個產業。
橫向看,是成長的寬度。再觀當下,多棲發展,多元開拓,再起航培育一個個新產業,構築一個個新業態,催生一個個新模式。
全球首批超級地下工程裝備,征戰高原高寒鐵路
這是一條從1到N的裂變之路——
5月的格聶山,峰頂白雪皚皚,山下饅頭花遍野,花苞鮮紅綻放,花瓣皎白盛開。海拔三四千米的花海之下,“機械軍團”鑽進高寒缺氧地帶,智能型鑽爆法成套裝備輪番上陣,開鑿一條天路。鑿岩台車靈巧有力,拱架台車伸展自如,猶如重型機甲化身舞蹈演員,搖擺著剛柔並濟的“高原芭蕾”。
機器人集群代替“人海戰術”,一改打風鑽、放炮、刨石渣作業方式,掀起一場劃時代的工具變革。從超前作業到開挖掘進,從裝碴運輸到初期支護,從二次襯砌到輔助作業,鑽爆法隧道裝備產業勢如破竹,形成了滿足全地質、全地域的施工能力,實現了全工序、全斷麵的施工覆蓋,培育出29個係列、超過150種型號產品,助推我國隧道智能建造從藍圖走向現實。
從雪域高原,到遼闊邊疆,裂變的故事在繼續。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在天山南北的采收季,新疆萬頃棉田一望無垠。高端智能六行采棉打包機排列成行,多機並采,采棉、集棉、打包一氣嗬成,采淨率高達93%。機械化采棉,已成秋收盛況,畫麵宛若電影大片,蔚為壯觀。
“新疆機械采棉高大上呀”“吐出這麽大卷,變魔術一樣”,國產采棉神器又帥又萌,贏得網友爆讚。在烏魯木齊西北郊,戈壁荒原崛起高端製造,新疆公司發展數載,麵向農業,深耕農機,創新走心,產品走紅,新產業加速出圈,漸成新疆製造新名片。
裂變式創新,有了開始,就不再結束。礦山裝備、綠色建材裝備、新型交通裝備、新興工程材料……新產業加速崛起,跨行業、多維度創新,企業處處煥發生機,為搶占下一個風口蓄集勢能,為打造下一個量級積攢潛力。
從製造到智造
術業有專攻,大國重器必作於細。
在製造總廠盾體二班工區,盾體弧板進入鉚焊前的卷圓工序,超大型卷料工業母機來回緩轉,一塊14厘米厚的高硬度鋼板彎卷成筒狀。工人手持特製弧度尺,每卷一小段測量一次,確保鋼板每一寸彎曲弧度分毫不差。
從下料、成型、鉚焊、機加工,到熱處理、塗裝、部裝、總裝,再到檢測、調試,重達數千噸的盾構機,曆經數十道工序精雕細刻。
全球最大的地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區
鍛造大國重器的底氣,出自這座超級工廠——
初看,是大氣!40條盾構機生產線橫跨長沙一二產業園,當之無愧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成為新華社《衛星看中國》視野裏的工業地標。
再看,是豪氣!12.5米立式車銑複合加工中心、鏜杆直徑260毫米落地式銑鏜床、160毫米厚板卷板機、12米板材銑邊機……超大型加工設備集結,賦能中南地區最強加工實力。
又看,是銳氣!柔性焊接自動化係統、機器人焊接工作站,融合信息化係統技術,生產走向數字化、透明化,探索引領掘進機智能製造,努力打造示範標杆。
十五載專注製造,既在“精”字上下功夫,也在“智”字上做文章。
“推進梁緩慢推出,鑽頭頂到混凝土塊。”調試坪裏,擁有“三頭六臂”的智能型鑿岩台車打孔測試開始,研製團隊為它配置了超強大腦和靈活四肢。
“偏差是多少?”
“5公分以內。”這是目前國際上最高的打孔精度。這種摸索與嚐試,在奔湧的產業浪潮中,拍打出朵朵浪花。
站在新一輪工業革命風口,傳統製造企業如何轉型升級?這是時代命題。
時代之問,如何解答?
先定方向。以數智賦能,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目標即是“將產品塞進電腦,將車間搬上電腦,將隧道建在電腦”。
再尋路徑。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構建研發設計數字化、產品機器人化、製造智能化、服務數智化、管理智慧化五大途徑。
漫步這座超級工廠,一幅幅智造畫麵徐徐展開——
具備機器人特征的裝備心靈手巧,數字孿生體實時模擬工況孕育下個產品迭代,離散型生產線智能製造嶄露頭角,施工裝備采集大數據反哺工程建設。
匠心製造十五載,敢在人先又續征。專注製造,而不止於製造,蹚一蹚沒走過的路,拓一拓沒墾過的荒,別樣風景就在前方,智造新局積步可至。
從走向全國到邁向世界
攤開一張中國地圖,如果用紅點標注掘進機開挖過的城市,那定是繁星密布;再用藍線勾勒道岔彈條扣件鋪設過的鐵路,那必然匯集成網……這一個個點、一條條線,編織出一個個工程,繪製成十五載開拓的市場版圖。
數據會說話——
2021年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30強,位居全球全斷麵隧道掘進機製造商5強榜首;連續5年岩石隧道掘進機產量在國內保持第一;
2021年智能鑿岩台車銷量穩居國內外第一,六行采棉機市場占有率穩居國產采棉機第一。
數據裏隱藏著創新的力量,那是穿山越嶺、過江跨海的一往無前。
廣州位處珠三角衝積平原,素有“地質博物館”之稱。52台盾構機結群作業,鑽通廣州地鐵18、22號線,創造了單個項目應用最大盾構施工機群的世界紀錄。
全球最大盾構施工機群52台盾構機掘勝廣州地鐵18、22號線
西部水利工程,最大埋深達2268米,遭遇令工程界膽戰心驚的蝕變岩帶。掘進機巧妙設計電液混合驅動,順利奪關闖隘,破解了困擾世界挖掘行業50多年的“卡機”難題。
實踐賦予創新以意義,即便再複雜的“地質博物館”,也抵擋不住“地下蛟龍”的技術合圍;即使再艱難的超級工程,也阻擋不了直挺“無人區”的技術攻堅。
走向全國,攢足了經驗,高掌遠蹠,到海外去。
在美國、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老撾……鐵路道岔為世界鋪就交通大動脈。
在埃塞俄比亞、格魯吉亞、阿聯酋……鑽爆法施工裝備為全球隧道工程提供成套解決方案。
在俄羅斯、土耳其、印度、韓國……隧道掘進機為海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貢獻中國力量。
出口俄羅斯莫斯科的11米級盾構機“勝利號”在長沙生產製造
幾番磨礪數載耕耘,海外市場越走越寬,憑的是腳力和實力。
每年平均飛行超過20萬公裏,相當於繞地球赤道5圈,這是海外業務人員一份尋常的飛行記錄。
針對性設計強,可靠的性能,實惠的價格,快捷的服務,這是產品從硬科技到軟實力的品質托底。
疫情之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艱難闖關,中國製造奮力支撐世界經濟複蘇。這其中,就有我們的故事。
看去年的足跡,行穩步遠。
去到新的國度——新突破意大利、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塞拉利昂、中國澳門等7個國別或地區市場。
實現深度開發——全麵完成海外服務、經營、渠道布局,出口銷售含括硬岩掘進機、盾構機、鑿岩台車等15種產品。
看今年的數據,信心在握。
一季度,海外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912.67%。9倍增速下,海外訂單生產馬力全開,中國裝備加速裝備世界。
此時的車間裏,出口訂單趕製忙,加工生產鉚足勁。它們在出海的路上,煥發著“中國風采”。
從外樹形象到內強素質
開市祥鑼,見證承前啟後的曆史跨步。在數字化指揮監控中心展示區,一架小巧玲瓏的鳴鑼居中靜放,流轉著歲月。
回到記憶深處的那刻——
嘡!一聲脆響。2021年6月22日,鐵建重工在上交所科創板鳴鑼上市。自此,“資本、產業、科技”三翼齊飛,企業躍上發展新高度。
鐵建重工在科創板成功上市,創造了央企 A 股分拆上市首例、工程機械行業首家科創板上市、專業設備製造領域募資規模最大等多項科創板紀錄
誰說時間無言?資本市場記下濃重一筆——科創板募資規模最大的專用設備製造企業。
誰說曆史無痕?工程機械創寫一大紀錄——行業第一家在科創板成功上市企業。
跋涉十五載,我們家底厚實了,根基牢固了,動力強勁了,動能澎湃了,龍頭企業的品牌形象名揚四海。
站在新起點,我們登高再望遠,檢視時間軸,重找坐標係,錨定“打造卓越上市公司”新目標,意氣又風發。
卓越,外化於形,是締造全球領先產品產業的戰略擘畫;內化於心,是黨建領航的管理模式創新。
外化於形,戰略創新又增時代內涵——
產品產業定位“高大上”:隻做能夠填補國內空白甚至全球空白的產品,隻做能夠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排名前二的產品,隻做與工法關聯度大或定製化高端裝備。
產品研發定位“高精尖”:基於“工程設計+應用場景+前沿技術+工法引領”,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整體解決方案。
內化於心,管理創新踐行戰略初心——
越是百年變局,越需砥礪初心,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黨建優勢,是我們邁向卓越的關鍵和基礎。
越是轉型吃勁,越要管理下勁,回歸企業管理,通過管理賦能,提升“九種核心能力”,既舒筋活絡,又強身健體,以卓越管理成就卓越企業。
無論是外化於形,還是內化於心,最終要實化於行。
實化於行,科技創新鍛造硬核實力——
攻克“卡脖子”技術,打通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最後一公裏”,實現掘進機產業從關鍵零部件到整機的全麵國產化,全麵領先世界。
攻關“智能化”技術,深化“兩化融合”,實現“五化協同”,加快智造升級助推地下工程智能建造。
十五載耕耘奮鬥,把前行的坡和坎在腳下堆積成梯,蹚出創新之路;讓奔走的喜和淚在心中淬煉信仰,支撐跋涉遠途。
感恩時代,生於偉大國度,築夢偉大工程,何其有幸。
感激你們,每一位鐵建重工人,我們一路同力同行,一起逐夢圓夢,與有榮焉。
感謝走過十五載的我,憶往昔,成就矚目,新輝煌,還看今朝。
“十五周年生日快樂!”5月28日如期而至,你們由衷送上祝福,並囑我許個心願。
我沉思片刻,閉上雙眼,雙手合十,一個關於未來的美好願望湧上心頭……
奮鬥的花火,創新的光芒,以穿透岩石的力量去追逐這個美好的願望,它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
供稿、編輯:宣傳品牌部
11月15日,由鐵建重工為中國安能建設集團定製研發的安能紅係列應急救援裝備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集中發車。
11月13日至21日期間,習近平主席將在拉美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並對秘魯、巴西進行。
11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工信部副部長單忠德一行調研鐵建重工,鐵建重工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鵬等領導陪同調研。
11月7日,由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的礦用敞開式 TBM靖煤能源一號在甘肅靖煤能源魏家地煤礦東二采區大巷始發。
11月1日至3日,2024年全國礦山建設學術年會在安徽金寨召開,鐵建重工應邀參會並作主題報告,鐵建重工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劉紹寶出席。
10月31日,我國自主研製最大直徑(16 64米)盾構機江海號在鐵建重工下線,刷新了2020年鐵建重工創造的最大直徑(16 07米)盾構機紀錄,引起。
10月30日,鐵建重工在長沙召開2024年三季度行政工作例會暨經濟運行分析會,總結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研判形勢任務,部署四季度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