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經營報》社長金碚在長沙會議中心,就“打造中小工業企業競爭力”進行了深入講解,與長沙企業家共同探討工業經濟的創新發展之路。在金碚講課之餘,記者就長沙、湖南工業經濟發展,以及未來中國工業經濟走勢等一些熱門話題,對他進行了專訪。
論湖南製造
長沙應搶占世界產業的製高點
記者:對長沙乃至湖南的工業經濟發展,您有何看法與建議?
金碚:湖南處於工業化的中期。目前,工業化正由東部向中部高速推進。在我印象中,湖南重工業較多,長沙工業經濟發展速度也比較快,產生了一批像三一、中聯、遠大這樣的知名企業。
長株潭作為新的增長區域,未來發展很有潛力。對於長沙來說,推進工業經濟發展,關鍵是要推動優勢產業,搶占世界產業的製高點,長沙要完成工業化不會太困難,困難的是,長沙能不能完成由工業大市向工業強市的轉變。
產業不是說完成了工業化就到了發展的高端,大部分的企業完成了工業化後並沒有進入產業的製高點。它隻是會生產產品,但在行業裏麵水平還是很低的。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加快,中國重工業會獲得更快發展。因此,麵對這一變化,湖南應著眼於高端產業,提升整合傳統產業,大膽嚐試新興產業,加強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
麵對當前全國普遍遇到的困難,要關注產業結構升級問題,對於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問題,要用工業發展的方式來解決。
論經濟前景
未來中國工業發展的空間很大
記者:在當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一些產業已經出現產能過剩,工業製造業增長的空間在哪裏?
金碚:目前經濟形勢雖然不好,但油價便宜,對重工業的發展還是有利。經濟增長下滑,原因之一是實體經濟的發展方向不明確、結構不明確,社會體製、政策,對經濟的影響較大。未來幾年經濟是否會全麵好轉,大家都不樂觀。
但是,應該特別指出的是,中國工業經濟的發展情況,比世界更樂觀一些。首先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城鄉建設任務仍很繁重。中國城鄉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量巨大,必須以大規模工業品生產和供應為前提。
其次,中國有很大的市場,國家創新研發的投入很大,是新能源等新興技術發展的沃土。
另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體是實體產業,主要是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即使是服務業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必須以先進製造業為基礎和技術條件。所以,未來中國工業發展的空間很大。
論文化環境
工業強國須有支撐工業發展的文化
記者:中國工業經濟邁向高端化,會遇到哪些障礙?
金碚:中國製造業盡管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但整體素質還不高,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缺乏,大多處於產業鏈的中低端。如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而最好的紡織品生產技術在歐洲。
工業化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過程,而是文明的進步過程,如果沒有形成現代的製造文明,工業就不可能走向精致化。實現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蛻變需要綜合三個因素:要素、技術和文化。
有著悠久農耕文明的中國,還缺少現代企業家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翻看世界工業化版圖,每一個國家都會經曆工業化的過程,但最終能夠成為工業強國的隻是少數。這也取決於國家是否有支撐工業發展的文化環境。
德國人喜歡製造,動手能力強,他們的教育體係,目的是讓學生深入生產第一線,而我們的教育體係,很多時候,是讓學生遠離生產第一線。這是文化方麵的原因,也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論企業定位
中小企業不是落後的代名詞
記者:中小工業企業,如何培育核心競爭力?
金碚:雖然我國企業九成以上都是中小企業,但在國內,中小企業幾乎是落後的代名詞。工業競爭力的關鍵取決於技術,你會,別人不會,就是硬道理,就能賺錢。今天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困境,就在於你會,別人也會,技術上沒有優勢,從何談核心競爭力?
一樣的資源,你卻比別人做得好,就有市場,就是核心競爭力。德國、日本真正的產業競爭力基礎,實際上是那些占據著產業高地的眾多中小企業。它們是當地工業的靈魂。
“中小企業要做大做強”,這句話不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小企業,也有小定位,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德國,最好的配件都是中小企業做的,要想每個企業都造大飛機,是不可能的。
中小企業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爭做精致企業,要在技術創新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國才能從整體上提高工業的素質。
論機器製造
工程機械產業沒有碰到天花板
記者:工程機械產業發展,是否已碰到“天花板”?隨著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未來“機器製造”會取代人工製造嗎?
金碚:工程機械產業,目前並沒有碰到天花板。中國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地,未來還將是一個大工地。但與此同時,未來社會對工程機械產品的要求會越來越高,行業企業需要跟上這一發展趨勢。同時,一般技術層麵上的產品會出現飽和。因此,長沙工程機械產業必須往上走,必須走技術路線,不斷提高產業的競爭力。
工業自動化是一個效率問題,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機器製造”取代“人工製造”,暫時還隻是未來學家的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