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日漸凸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協會曾預計,未來4年,工程機械行業有望獲得年均17%的增長。但是,現在這一增長目標正在受到挑戰。
近年來,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快速增長和巨大的賺錢效應吸引了不少企業競相湧入,產能過剩問題日益突出。有專家表示,中國機械工業製造成為世界產業格局的第三級:歐美製定標準,日本出技術,中國製造產品。以主流產品裝載機為例。目前,我國工程機械市場需求的裝載機每年為10萬台。但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調查顯示,國內三個裝載機龍頭企業的產能每年幾乎都在3萬台/年以上,加在一起超過15萬台/年,已經足夠滿足國內外工程機械市場需求,再進行投資就會因為重複建設而導致產能過剩。
其實對於工程機械行業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早在2004年就出現了"以裝載機為首的價格戰"事件,為了追求產品銷量和市場份額,各裝載機企業相互壓價,一台價格為30萬元的裝載機,最後利潤僅為幾千元。而近兩年來,裝載機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在中小噸位產品上國內產品研發技術相對成熟,甚至為了一味追求銷量,有些企業甚至冒著零利潤、零首付、零回報等風險來做事情。如此盲目的擴市場,必然導致產能過剩。
誕生於中國的“流通零庫存”
熟悉小鬆的人,都知道小鬆無論是在產品還是銷售網絡上都已經發展的很成熟了。當國內工程機械生產企業每年都在做著盲目生產,承擔產能過剩的倉庫積存的風險的時候,小鬆在做些什麽?
除了常規性的規劃性生產外,小鬆還有一套堪稱“最具核心競爭力”的產品項目,那就是小鬆為做好流通管理工作而開發的ICT(信息通信技術)係統。這一係統被株式會社小鬆製作所取締役會長阪根正弘稱讚為“是具有‘21世紀的技術威力’的係統”。這一係統在設計上考慮了將代理店的ICT係統與小鬆的ICT係統聯動,以便於小鬆能夠及時掌握銷售最前線的情況。比方說,如果通過這個係統準確地把握到了“30噸級的大型液壓挖掘機目前處於熱銷狀態”這一類的信息,就可以立即組織工廠進行增產對應,這樣,即使庫存為零,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避免“斷貨”、“商機流失”等情況的發生。其實小鬆的這一“看家寶”在業內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
然而,日本小鬆的優秀之處就在於就“產能過剩”這一問題上,能夠發現問題,並從改革創新,甚至是技術層麵及時解決問題,而不是任由市場的風險大潮來襲。
通過小鬆國內的工程機械生產企業其實應該反思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從占領市場也好,技術升級也罷,不要隻是圍繞這產品本身做文章,我們貪大,但是市場為你承載“貪婪”的空間卻是有限的,因此能夠站在比別人視野更廣闊的高度才能有望成為未來行業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