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會展中心。
普瓊(右)在2014年6月的一次展覽中,為國家文化部非遺司司長馬文輝介紹唐卡作品。
會展經濟
在西藏發展“會展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容忽視。2014年10月,西藏首座綜合性國際會展中心才剛剛投入使用,高原上的“會展經濟”漸漸步入正軌。相關行業人才的培養為“會展經濟”沿著專業化路徑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基礎場館建設
為“會展經濟”奠定基礎
基礎場館條件的好壞對會展業的發展影響很大。會展業蓬勃發展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往往使政府和相關企業對投資建設現代化展覽中心非常重視。
在拉薩市東郊江蘇大道的拉薩河畔,坐落著西藏首座綜合性國際會展中心。據了解,去年10月投入使用的西藏會展中心總建築麵積達35880平方米,室外展場麵積67000平方米,包括2個展館、1個室外展場及人工湖和音樂噴泉。
西藏會展中心不光在外形上極具藏式風韻,在功能上同樣承擔著傳播西藏文化、溝通經濟交流的作用。它既提供著展覽、會議、經貿、招商引資等服務,又是拉薩市的城市空間結點和重大節慶活動的重要舉辦場所,除了場館建設之外,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是“會展經濟”發展的重要助推力。和國內其他城市情況一樣,西藏的絕大多數會展都是由政府部門組織的。因此,專業的策展人員主要來自於自治區文化廳下屬的自治區展覽中心,其他的則多由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會展期間臨時擔當。
民間策展人
推進“會展經濟”發展的專業力量
盡管西藏各企業在區內外參加的各種會展活動,多為政府或半官方機構主導,還是有一批熱愛民族文化同時又看到其中商機的有識之士,吃起了“會展經濟”這碗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策展人。他們多從事與西藏民族文化相關的唐卡、繪畫作品及民族音樂的策展活動,而最終的目的就是將這些藝術作品以適合的價格推銷出去。
作為這一行當的新生力量,今年27歲的普瓊在2012年才開始進入唐卡策展領域。在學生時代就對藏族文化非常感興趣的他,大學畢業後自己成立了一家西藏薩巴嘎藏畫藝術傳播有限公司,簽約了30多名勉唐派唐卡藝人,為他們架起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別看普瓊入行沒多久,策展經曆可不算少,光大型展覽就策劃了近10場。2014年2月,他在成都策劃了勉唐派唐卡藝術大師嘎欽·阿頓80壽辰唐卡展,其中的十幾幅作品還被四川博物院進行收藏。此前,他還頗為用心地為這次展覽預熱,舉辦了幾次相關的講座。
除了唐卡,普瓊還做一些布麵重彩畫的策展,他將它們統稱為“藏畫”。在他看來,策展人與畫師之間是互相合作依靠的關係,“我把他們精心繪製的作品收集上來,然後在公司網站和微信公眾平台上進行推廣。”普瓊表示,內地的文化公司看到這些信息後,會主動找他約展,在協商談判的過程中,他會極力維護畫師的權益,“一般我賣出去的作品,價格都還挺讓人滿意。”2013年普瓊賣出去30多幅作品,2014年賣了50多幅,他簽約的那些畫師作品定價最低在2.7萬元,最高則達到58萬元。普瓊的收益主要來自銷售作品的提成,這是策展人的普遍生存之道。
據普瓊了解,在西藏專業的民間策展人不超過10個,在他看來,這與絕大部分會展多為政府行為有關,“對民間策展人的需求並不大,這個行業在這裏起步還是有些晚,大概2007年才開始出現。”通過這兩年在國內各地舉辦展覽,普瓊也從內地同行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他們對市場的分析能力更強,對簽約畫師的管理也更完善。總體來說,他們的經驗更豐富,也更專業化。”但普瓊也並沒有妄自菲薄,他認為同樣是做唐卡策展,西藏本土的策展人也有著自己的優勢,“首先我們對藏族文化更了解,能讀懂藏文經典。另外我們與民間的唐卡畫師溝通起來也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