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10月8日 /美通社/ -- 由STEAMEX平台舉辦的2019上海國際STEAM創新科學教育博覽會即將於12月12至1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亮相。
一直以來,執行教育任務的主體是學校,課程開發、授課等活動都由學校獨立完成的。不過,這一傳統的教育模式正在悄然改變。在荷蘭,埃文斯應用科學大學將工業設計的課程內容分包給了社會機構和創客團體 -- 他們提出新點子來“競標”,學校則負責評估。這樣一來,過去“照本宣科”的課程不僅有了與社會實際發展情況相接軌的渠道,課程開發的成本也降低了不少。而且,諸如研究課、編程課等與科技發展緊密相連的課程都可以走這樣的新路子。
向社會借“腦力”,為原本相對封閉的組織體係引入新創意,這種新的、開放式的合作模式正在全球的各行各業中興起:教育、品牌營銷、產品設計、企業管理、社交媒體……與之相應的,能夠實現這種新模式的兩種主要方法“眾創”和“眾包”也在全球備受熱捧。自2011到2013年的兩年時間內,“眾創”一詞在穀歌的搜索量翻了12.5倍,超過了3.75億;於2006年才被發明的“眾包”的搜索量也達到了一千多萬。目前,二者的點擊量還在持續增長中。
在今年的2019上海國際STEAM創新科學教育博覽會上,眾創、眾包與STEAM教育的未來,將成為各方關注和專家探討的重要話題之一。
眾創、眾包將成為商業合作新趨勢
具體來說,眾創是指由所有利益相關者為一共同目標 -- 實現更高附加值的某個商品抑或是某種服務,以有意義、有價值、高參與度的方式共同參與其中;眾包即通過網絡形式,將某個項目或服務分包給社會第三方來完成。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緊密相連。
不過,眾創的概念其實更為複雜一些。它主要包括兩種形式:自內向外型和自外向內型。前者,以蘋果的itunes平台為代表,參與者通過大企業的延伸平台,成為大公司部分業務的供應商,並參與利潤分成;後者類似於企業內部孵化器,大企業通過自孵化的形式向內部員工征集新的解決方案及創意,並將之落地。這樣做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對於大組織而言,它可以找到新的創新點、重塑自我品牌形象、打造新產品等;對參與眾創或眾包的員工來說,可獲得價值感、歸屬感並在工作中享受到參與樂趣等。
眾包是眾創的第一步,能夠參與到眾創當中的一般是那些具備專業技能、天賦的的人才。如果公司A在某互聯網平台上發布了一條項目需求,A公司就開始了“眾包”,有意承接項目的個人、團體或機構提供解決方案並開始“競標”。假設B競標成功,為將B的方案落地,B需要找到能夠實現方案的合作者,這一階段便是“眾創”。顯然,不是每個參與眾包的人都能獲得青睞,不過,機率還是很大的。
不難發現,與過去的商業合作模式相比,透明、開放以及良好的溝通、總結反思是這種新模式的關鍵原則。這更要求承接項目者必須不斷學習提高、參與競爭,並在一次次競標中磨練自己,找到門道。
個性化、專業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其實,早在1980年,芭芭拉·馬克思·哈伯德就提出了“眾創”的概念,不過一直等到2000年,得益於互聯網等新技術,它才進入主流視野。
歸根結底,這種新模式所體現的是理念的改變,即從以賣為主轉變為以買方為主。以購物為例,過去,品牌商供應什麽,顧客們買什麽,而如何照顧每個顧客個性化的需求差異、如何提供更優質、精準的產品服務這些是被忽略的,這在其他領域亦然。如今,隨著網絡及社交媒體的崛起,人類已進入一個新緯度的世界:網絡將全球的人連接在一起,以此創造了巨大的選擇市場,於是買方的“購買”權越來越大,他們完全可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如果這一潮流繼續發展演進,必然將創造新的社會活力。
與教育結合,更多細節有待討論
不過,教育產品有別於其它的商品,更多了一層價值教化的功能。當荷蘭埃文斯應用科學大學的變革在全世界的學校中發生時,人們仍必須考慮以下問題:
由第三方提供的課程能否與學生的心智開發程度相匹配?畢竟最熟悉學生的隻有老師,尤其是在中小學階段。又如何與正常的教學進度相銜接?
教育是持久性的事業,如何確保課程體係的連貫性,而不隻是一時的新鮮熱鬧?
如何對課程效果進行評估、監管?
對學校來說,需要做出哪些改變?對眾創、眾包者來說,又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價格是否可支付?由誰來支付?
……
諸如以上這些問題,來自荷蘭埃文斯應用科學大學的專家將會在2019上海國際STEAM創新科學教育博覽會上為大家逐一解答。
眾創、眾包隻是2019上海國際STEAM創新科學教育博覽會眾多專業話題中的一個,如果大家對於STEAM教育的未來發展充滿興趣,希望獲取更多的專業信息和啟發,那麽即將於12月12至14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由STEAMEX平台舉辦的這場行業盛會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