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創意雲南2015文化產業博覽會舉辦“布尚雲南”民族服飾設計大賽。 記者 楊崢 攝
對於愛文化愛賞寶的雲南人來說,創意雲南2015文化產業博覽會就是一場饕餮盛宴。看一看瞧一瞧展會上那些經過“頭腦風暴”創意的服飾、陶瓷、藝術品和別出心裁的展覽展演活動,長見識、賞心悅目之餘再捎上一兩件工藝美術精品回家,是許多來文博會現場的人的想法。
昨日是文博會的第3天,也是展商大秀宣傳創意、產品特色和觀展者“淘寶”的最佳時機,不少精明的市民選在這個時候出手,把自己看中的寶貝帶回家。據統計,開展3天來,參觀博覽會的客商和市民達26.26萬人次,成交額達1442萬元。
尼西黑陶受青睞
藏族尼西黑陶,因其產地為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市尼西鄉,又稱尼西土陶,曆史悠久。黑陶工藝品通過選泥、製坯、上畫、浮雕、鏤空、燒製、打磨等20多道工序製作而成,產品古樸典雅、粗獷大方、做工精良,藏傳佛教吉祥圖案精巧美觀、取材豐富,有很強的觀賞性、實用性和收藏價值。
記者在迪慶館現場看到,往日不起眼的黑陶不僅做成了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還被製成了茶具、湯鍋、火鍋、花瓶、文房四寶等百餘種用品。香格裏拉尼西黑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各類產品中,一些較小的旅遊類產品賣得比較好。例如火鍋,價格不菲,但開展兩天就銷售一空,成交額近10萬元。據了解,目前,香格裏拉尼西黑陶開發有限公司有製陶農戶100多家,從事製陶人員168人。州內銷售點有20個,拉薩、麗江、昆明等地銷售點達10餘個。
德宏葫蘆絲簽得大單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是全國著名的葫蘆絲之鄉,有著葫蘆絲演奏製作的悠久曆史。2013年,梁河葫蘆絲申報成為中國唯一的民族器樂地理標誌產品。
5號綜合館內,人氣爆棚。為了向前來參觀的市民和客商推薦葫蘆絲,德宏館特別舉辦“你吹葫蘆絲,我送葫蘆絲”有獎吹奏活動,隻要上台用葫蘆絲吹奏《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或《月光下的鳳尾竹》任意一首曲子,即可獲得精美葫蘆絲一支。
哏氏葫蘆絲演奏製作傳人、葫蘆絲大師哏德全的侄子哏從國高興地告訴記者,這次來參加文博會,他不僅帶來了自家祖傳手藝製作的葫蘆絲,同時還帶來了用葫蘆做的手工藝品,例如台燈、掛飾等。這些衍生文創產品在本屆文博會上得到了認可,開展首日便和省外商家簽得大單,開展第2天又與外地客商簽得1000支葫蘆絲的訂單。
刺繡與唐卡珠聯璧合
麗江木氏刺繡學校第二次參加文博會,在7號館和5號館“擺開陣勢”,精美的刺繡唐卡吸引著人們。
在麗江木氏刺繡的展位上,記者看到,麗江木氏刺繡意圖用針線之力重現壁畫的斑斕,使白沙壁畫豐富的宗教內涵得以在刺繡中煥發生機。經年累月、一針一線,唐卡藝術中藏傳佛教的諸般世界便在繡品中呈現,其精美細致之處實不亞於傳統顏石製出的唐卡。據該校教師、雲南省刺繡大師彭萍介紹,一幅唐卡繡品的完成,曆時彌久,而且需要運用到2000餘種顏色繡線,這樣才能夠細致還原光影,重現唐卡藝術的明亮基調與鮮豔色彩。
麗江木氏刺繡使刺繡與唐卡珠聯璧合,可以說是此次文博會刺繡布藝展館中一大引人注目之處。
“互聯網+”帶來全新體驗
2號館,參觀者紛紛駐足在雲南文投集團的展台前,感受不用戴眼鏡的裸眼“實景真三維技術”所帶來的全新旅遊體驗。一個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操作著觸摸屏:“這是海埂民族村,順著這條路走,我要去白族村看白塔……”
據了解,雲南文投集團展示的“雲南旅遊大觀”應用係統,以雲南旅遊業為核心,利用當前先進的裸眼實景真三維技術手段,對我省的近400個旅遊景區、景點在網絡和移動手機端進行展現,提升了我省景區資源的遊覽體驗和文化內涵,同時還在係統內對雲南民族民間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挖掘和推廣。最終實現了國內外旅遊者不論是在網絡電腦端還是在手機移動端,在世界任何地點查詢觀賞雲南的任何一個文化旅遊景點,實現“旅遊景觀一覽無餘,旅遊消費一鍵敲定”的目的。
記者 劉曉 實習生 李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