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智觀展示江蘇人氣小吃
2015年7月3日南博會現場,4G+終端吸引用戶圍觀體驗。
2015年7月3日南博會現場,4G+終端吸引用戶圍觀體驗。
昨日,為期3天的“2015年天翼終端交易博覽會暨高峰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完美閉幕。本屆大會不僅在終端采購簽約環節簽約天翼智能手機總量達5500萬部,簽約金額達660億元人民幣,還隆重推出了速度比4G快1倍的天翼4G+。展會上眾多與“互聯網+”密切相關的新技術、新合作,更讓消費者大開眼界、樂享智慧新生活。
在本屆大會上中國電信正式發布“天翼4G+”品牌。“天翼4G+”是中國電信在原有天翼4G網絡的基礎上,應用載波聚合技術(Carrier Aggregation,簡稱CA),大幅提升網絡上行和下行速率而打造的業務品牌,其下行峰值速率達到300Mbps,上行的峰值速率可達50Mbps,比4G的速度快一倍。
從今年8月1日開始,中國電信天翼4G+業務將正式上市商用,全國重點城市的用戶,將率先享受到“天翼4G+”的極速網絡服務。
包括中興、酷派、三星、OPPO等10餘家終端廠商,將推出25款“天翼4G+”手機,從千元高性價比機型到高端明星機的諸多型號將更好滿足用戶“嚐鮮”的需求,預計到2016年上市的CA手機將超過80款。此外,中國電信還計劃推出一係列相關套餐及優惠政策,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實惠、貼心的“天翼4G+”服務。
本屆大會在形式和內容上不同於往屆,展現出濃鬱的“互聯網+”特色,共分為“智能終端”、“可穿戴設備及智能硬件”和“產業互聯網”三大主題性展區,更加突出智能、極速、互聯、創新等“互聯網+”元素。
智能終端展區重點展示如芯片新技術、攝像頭新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具有科技前瞻性的科技產品;可穿戴設備及智能硬件展區重點展示無人機、虛擬現實、健康醫療、智能機器人、3D打印技術等多領域、多元化智能產品;產業互聯網展區從“互聯網+”和“參觀受眾”兩個視角進行展示,包括悅me、智慧家庭、家居安防、車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內容。
本屆大會期間舉辦了“第七屆智能終端及移動互聯網產業高峰論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王曉初董事長、Qualcomm公司董事長保羅·雅各布博士發表了主題演講。此外,本次大會期間還舉辦了“移動互聯網 極客公園”等7個產業分論壇。
在“Smart Life”智慧生活論壇上,來自出門問問、Broadlink、廣州雲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百度人機交互、墨跡天氣、途牛旅遊網的負責人,分別代表了生活服務索引、家居、醫藥、搜索引擎、氣象、旅遊等6個領域,闡述對於“智慧生活”的理解與展望,演講嘉賓展開精彩討論,博得全場陣陣掌聲。
出門問問CTO雷欣認為,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軟硬結合是一種必然;BroadLink CEO劉宗孺則指出,智能家居的第一步是人機之間實現自然的交互、智能家居還應該是聯動的;百度人機交互負責人顧嘉唯提出,互聯網產品擅長“四兩撥千斤”、用戶真正需要的是弱人工智能;途牛CEO於敦德提出,WiFi和電源是現在旅遊中的兩個強需求;滴滴打車聯合創始人吳睿則認為,互聯網的本質是自願的革命……極客論壇上,各個領域觀點的碰撞,激發出智慧的火花。
本屆大會還是一場極其有趣的展會。在中國電信江蘇公司“大數據·智觀”展台、互聯網+的文化金融創新企業南京文交所錢幣郵票交易中心……現場熱點頻出,吸引消費者駐足。
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中國電信江蘇公司展示的一係列大數據顯示的精準分析,新鮮又有趣:
在吃貨橫行的時代,最愛吃龍蝦的城市是非南京莫屬;最愛吃的小吃是鴨血粉絲湯、涼粉、辣湯、活珠子等;江蘇人最愛去的國家是日本、韓國、美國;最熱門的度假勝地是:三亞、雲南、廈門。大數據還顯示南京人最愛買書可見南京人的學習勁頭很足;大數據分析出南京人最喜歡請保潔阿姨,是不是南京人最“愛幹淨”呢?……精準又有趣的分析,讓參觀者讚歎不已。
據了解,大數據是中國電信核心戰略資源,在互聯網、廣告、金融、旅遊、零售、谘詢等領域將深耕力作,打造大數據產品,為消費者提供生活便利。
大會期間,中國電信江蘇公司還攜手南京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推出天翼市民卡手機,推動NFC近距離通信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應用;攜手南京財經大學舉辦“NFC手機校園一卡通”發布,成為中國電信與高校信息化合作征程上具有典型示範效應的案例。
中國電信江蘇公司的“技術帝”透露: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技術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
天翼市民卡手機在技術上打通了市民卡業務平台與電信手機NFC的數據通訊,具有空中開卡、空中充值、賬戶查詢、民生優惠等4大優勢。“NFC手機校園一卡通”,則可實現“一部手機吃、住、學、行便捷搞定”。9月秋季入學季,南京財經大學新老學生就可全麵體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校園智慧新生活。
揚子晚報記者 馬燕 文
通訊員 林蘇 揚子晚報記者 範曉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