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4月24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開幕。展出麵積3.5萬平方米,分為主題演繹、技術展示、論壇活動、交易服務四大板塊。上交會作為全球首個以技術為貿易標的的綜合型、國際性、國家級展會,與貨物貿易為主的廣交會、主打服務貿易的京交會形成三足鼎立、錯位發展之勢,贏得了更多的全球關注和業內認同。
技術貿易最佳機遇期
國內,“中國製造”正升級為“中國智造”;國際上,金融危機後掛牌交易的技術及技術型企業也在增多,技術貿易迎來最佳機遇期。
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介紹,中國技術貿易發展速度迅猛,技術貿易增速遠高於同期貨物貿易增速。尤其是2013年,技術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931億美元,是1978年的25倍。“硬技術”在技術貿易進出口中占比較高,達90%左右,而“軟的技術”,特別是技術服務和技術許可等,比重還較低。
上海技術貿易發展規模也在逐步擴大,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2013年,上海技術貿易額129億美元,占全國13.8%。
無論從外部環境、經濟發展周期還是內生需求出發,把握當前的技術貿易機遇期,上交會搭建起來的國際性技術貿易平台,無疑將成為代表時代發展趨勢的貿易新平台。
為實體經濟注入新動力
創新技術已成為實體經濟重要的新驅動力。上海技術貿易的產業關聯度高,產業不斷升級、優化,促進了上海技術貿易的發展,尤其在民用航空、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以裝備製造業為代表的先進製造業等領域。這些技術領域進出口貿易的快速增長,反映了本市實體經濟發展需求帶動了技術貿易的發展。同時,上海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本市研發、外包等技術谘詢和服務的快速增長。
在實體經濟需求推動下,上交會已成最活躍的國際技術交易平台,雖然隻是第二屆,其國際性的特征已顯露。外商投資企業在技術貿易中的重要角色,也折射出上海外向型經濟的結構特征。上海引進外商投資連續16年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速,外商投資企業是上海技術貿易的主力軍。跨國公司集團內部的技術轉移,以及技術研發服務的輸出,成為上海技術貿易的重要支撐,由外資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進口占70%,技術出口占90%以上。
市商務委副主任鍾曉敏介紹,此次上交會參展企業900多家,來自境外的有155家,世界500強企業有10家,體現了上交會的國際性。有許多傳統老牌知名外資企業,如歐姆龍、日立等參加上交會,南南全球技術產權交易所、美國工程師學會、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德國技術中心等國際組織都組織一些國家的企業來參加上交會。聯合國工發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世界級組織,許多國家級商會也與上交會建立長期合作關係。
服務矩陣各環節缺一不可
與貨物貿易相比,技術的轉移和交易更為複雜,需要知識產權保護、產學研對接、金融支持等各種配套服務,全方位的服務矩陣各環節缺一不可。
上交會短短幾天的會期中,專門安排了一個知識產權主題日——4月26日。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洪湧清直言個中原因,任何技術的交易都必須以知識產權的形式進行。“真正的技術交易,包括、商標或者技術秘密,知識產權是必須的。”
今年上交會知識產權主題日期間,將舉辦專業主題論壇,並向各國駐滬總領館、商會等通報上海過去一年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麵所做的工作。上交會還設有一個技術及產品交易館,麵積達4000平方米,180家參展商將展示以為基礎所開發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