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Mayfield Media Strategies(以下簡稱“MMS”)的最新統計,年初至今,亞洲共有18起會展並購案,其中中國共有8起,排名居亞洲第一。隨著中國會展市場的開放,國際展覽公司進入國內市場,加快展覽市場格局的重構。
中國展覽並購層出不窮
MMS統計結果顯示,年初至今全球會展並購案共56起,其中UBM與勵展展覽集團共進行了12起並購。2013年會展並購案共有15起,中國已成為亞洲並購市場的主戰場。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英國ITE公司收購了中國塗料展50%股權;英國塔蘇斯集團收購了50%的SIUF展會股權;UBM集團收購了上海天盛展覽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權。
MMS總裁史蒂夫·莫寧頓表示,在中國市場上,比並購更多的項目是戰略合作。i2i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合作,舉辦中國國際針織博覽會;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與廣東玩具協會合作舉辦廣州國際玩具及模型展覽會和廣州童車及嬰童用品展覽會;成都博覽局與勵展博覽集團、UBM集團、意大利羅馬會展有限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
外資企業用資本買時間和市場
“就國際組展公司而言,買入企業現有的基礎設施以及展會項目比自己獨立辦展更能迅速地進入目標市場,以進一步將本地合作企業作為大本營,將其他展會帶入目標市場。同時,並購本土企業或展會項目,大大降低了企業進入新市場的風險。通過利用現有的政府關係、協會資源、本地語言文化,促使國際組展企業適應當地市場,這些都是國際組展公司選擇並購的原因。” 史蒂夫·莫寧頓說。中國會展門戶網站創始人黃勇這樣形容跨國公司的並購模式:“並購實際上是用資本買時間和市場。”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跨國展覽公司的經營策略是通過資本運營獲得發展,其在全球選擇自己熟悉的展會主題,篩選有市場前景、項目股權結構清晰的展會項目進行並購,在中國並購的多是民營企業的展會項目。
本土企業在競爭中成長
中國會展門戶創始人黃勇表示,中國會展市場體量很大,目前正處於成長期,爆發性強。國際展覽巨頭通過收購展會,快速在中國市場建立根基,跨國公司的進入也讓本土展會主辦方多了一種選擇。
史蒂夫·莫寧頓表示,跨國展覽公司獲得市場的同時也通過出售股權籌集到相應的資本,增加展會的國際展商參與度,提高展會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進行並購,這些資本運作都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 好博塔蘇斯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凡說。在張凡看來,跨國展覽公司的介入,能夠促進本土展會項目的發展。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華展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在被UBM集團並購後,旗下總展覽麵積由過去的10萬-30萬平方米發展成為超過70萬平方米,且並購了廣東中山古鎮燈博會項目,發展迅速。
並購之路民營企業難以模仿
黃勇指出,不可否認的是,跨國公司在試圖借助收購展會進入中國市場時,很多時候一些展會主辦方會比較被動。行業市場不是隻有一個展會,一個展會如果不同意收購,結果可能就是競爭對手被收購,未來該展會主辦方將麵臨更加困難的境地。這也是目前跨國展覽巨頭在國內展會市場所向披靡的一個原因。
但這種通過收購擴張的模式,對於國內會展主辦方來說不易借鑒。黃勇表示,國內擁有收購資本實力的多是一些國有企業,這個行業更多的是不具有龐大資本實力的民營企業,對於這類企業而言,他們長期深耕某一個行業,進行著原始積累,並不具備綜合運作展會的能力,在進行跨行業、多領域展會管理處於弱勢,即使完成了展會並購,也難以實現市場融合。北京商報記者 程拓 韓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