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3月16日 /美通社/ -- 2020上海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覽會聯展,匯集主辦方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中國包裝和食品機械有限公司在加工包裝行業二十多年的辦展經驗與數十萬優質買家資源,主辦方將廣泛邀約國內外品牌企業的包裝采購決策人員,幫助展商精準對接高質量終端買家企業,是後疫情時期幫助企業走出困境,加快複蘇的絕佳平台。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突然爆發,國家啟動了緊急防控措施,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受到很大影響,對工業生產活動也產生了顯著的衝擊,工廠生產延遲複工,物流受阻,消費和商業活躍度大幅下降。中國加工和包裝機械行業在此次疫情期間受到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部分企業業務涉及如消毒液灌裝、包裝,防護服壓封、真空包裝,口罩生產和包裝,中央廚房設備,方便食品生產設備等領域,提前複工來應對大量新訂單,但因為疫情原因遲遲不能複工的很多企業則麵臨訂單流失、交付延誤,甚至客戶退單的情況,尤其是出口的訂單無法完成,可能遭遇更大的損失等。
疫情蔓延已有月餘,值得欣喜的是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疫情形勢出現積極向好的趨勢。春節過後,各行各業複工複產開始錯峰有序進行。多部門釋放政策紅利,“特事特辦”快速審批、加強信貸資金支持、開展“保姆”式服務摸清企業需求……在這樣的條件下,企業複工複產的“集結號”已經吹響。統計局調查顯示,至3月底大中型企業複工率將升至90.8%,其中製造業為94.7%。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斯蒂芬·佩裏近日表示,中國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做出有序複工複產的決定,雖非易事,但非常正確,體現出決策者的大局觀和長遠眼光。
疫情之中2020年加工包裝行業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
疫情下醫療和製藥相關行業是受益行業之一,目前醫療耗材行業以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產品供不應求,分揀、包裝等應用場景對加工包裝技術的需求上漲。醫療用品包裝因其柔性化特點,在包裝線上多使用機器人來進行理料、分揀、入盒、裝箱、貼條形碼等操作。此外,新冠病毒的抑製藥物也在緊張的研發和測試之中,一旦被研發出並通過試驗,將在短期內投入大批量生產,從而對醫藥產品的包裝有大量的需求。
此次疫情正值春節期間,造成了企業勞動力的嚴重短缺。疫情之後,隨著信息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能預見傳統加工與包裝行業將有更多關於信息化,智能製造的投入。智能化的生產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企業占領市場,解決勞動力缺失的難題及大大減少用工成本。
本次疫情中,無接觸物流派送保障了民生用品的正常供應,電商包裝的重要性得以凸顯。很多品牌都在尋找消毒用品抗摔、防漏的包裝解決方案。另外,能輕鬆打開、簡單處理即可食用,具有可追溯性,設身處地為受災者考慮的包裝也深受費者青睞。以農夫山泉4L裝的水包裝為例,其以贈品形式出現的把手,方便用戶輕鬆拿起和傾倒,細節之處暖人心。未來,方便食品包裝、自加熱包裝、高阻隔長保包裝,安全可追溯包裝等將大有可為。
化危為機,創新突圍
疫情之下,如何“化危為機、創新突圍”,這將是中國製造業麵臨的“硬核”考驗,也是加工包裝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突破關口。
從近期由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所做的調查數據顯示,受訪的加工包裝企業中有56.52%的企業受疫情影響麵臨訂單下降和流失等風險。很多企業已意識到這個危機,紛紛尋求“自救之路”。“2020上海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覽會聯展”的主辦方,在2月中旬複工後一周內已收到了數十家食品機械及包裝設備企業關於展位預訂的問詢。企業紛紛表示要把握6月黃金窗口期,在上半年借助有影響力的展會平台,獲得更多國內外訂單,對衝疫情和經濟帶來的影響,把時間搶回來,把訂單爭回來。
截至2月底,已有70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確定參加“2020上海國際食品加工與包裝機械展覽會聯展”,其中包括來自近20個海外國家及地區的國際知名品牌企業。已簽約展出麵積同比去年增加26%,總體展出麵積超過80,000平方米。毫無疑問,2020年聯展將會是中國市場接軌全球,迎接國際先進標準加工包裝機械和生產技術的專業貿易舞台。
2020年聯展匯聚加工技術與包裝產業全國及地方優質資源,將吸引各重點終端行業超過90%的知名企業前來洽談與采購,其中包括中糧、達能、三得利、可口可樂、蒙牛、光明、聯合利華、歐萊雅、哈藥、安利、富士康、三星、順豐、亞馬遜、天貓等知名企業的總經理、產品總監、包裝采購、包裝研發、包裝設計、市場、品控等包裝負責人到場參觀,為參展企業提供麵對麵集中接觸高質量專業客戶的精準契機。
2020年聯展還將推出全新的采購配對會專項活動,利用“展會”+“網站”雙重強大數據庫,精準推薦優質供應商。通過一對一、麵對麵的洽談方式,有效地拉近買賣雙方的距離,不僅節約采購時間,更能輕鬆提高采購效率!在非展期,展會特有的365天全天候免費服務一對一客服精準配對,將全麵滿足企業的客戶開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