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國路麵機械網 | 資訊中心 > 企業動態 > 正文

卡特彼勒榮獲優秀輪式挖掘機大獎

2013-05-30 08:57:26   來源: big5.lmjx.net/www
導讀:2013年4月18日,第三屆工程機械設備柴油進步傑出獎(DieselProgressExcellenceInEquipmentEngineeringAwards)在2013德國慕尼黑寶馬展(Bau...

2013年4月18日,第三屆“工程機械設備柴油進步傑出獎(Diesel Progress Excellence In Equipment Engineering Awards)”在“2013德國慕尼黑寶馬展(Bauma 2013)”上揭曉。全球最大的土方工程機械建築機械和礦用設備生產商卡特彼勒公司生產製造的輪式挖掘機,獲得高票肯定,榮獲優秀輪式挖掘機大獎。同時獲獎的還有卡特彼勒公司旗下的輪式裝載機、履帶式挖掘機、小型挖掘機、壓路機其它4款產品。據悉,該獎項由《柴油進步》(Diesel Progress)雜誌北美版和國際版讀者選舉產生。讀者根據由專家團製定的14個類別對機器的各項優點進行評價,共計入25,754張個人選票。

Caterpillar®(卡特彼勒)慕尼黑寶馬展榮獲優秀輪式挖掘機大獎

Caterpillar®(卡特彼勒)慕尼黑寶馬展榮獲優秀輪式挖掘機大獎

卡特彼勒摘得多項影響行業,令世人矚目的獎項,充分彰顯了卡特彼勒公司的創新能力與技術實力。卡特彼勒製造輪式挖掘機已有21年曆史。其M係列6款產品在性能、燃油消耗、機手舒適性、通用性和維護保養便利性等方麵都具有較大的優勢。Cat 輪式挖掘機性能可靠、耐用、挖掘力度大,通過配備更快更強的液壓係統,從而提供業界最佳的生產效率;高可靠性和低使用成本實現產品的最優化;擁有業界內領先的高燃油效率、提舉能力、行駛速度和牽引力;良好的可視性、座椅舒適性和便捷的操作性為操作手提供舒適的駕駛體驗;機具控製係統使用戶可以預設多達 10 種不同的液壓作業機具的流量和壓力;強大的代理商網絡可以提供世界級的售後服務和備件支持。

此外,Cat 輪式挖掘機的行駛時速高達37km/h,可在作業之間快速移動並自行轉場,最大限度地減少其他運輸需要。同時,具備機動性和多功能性的Cat 輪式挖掘機可幫助用戶在更短的時間內使用較少的機器完成作業,非常適合在使用作業機具的同時需要滿足行駛要求的各種應用。

輪式挖掘機以其機動、靈活、高效的鮮明特點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廣泛應用。未來,中國繼續擴大基礎建設、城市及小城鎮建設發展戰略的大環境也將決定輪式挖掘機的廣闊前景。據悉,目前卡特彼勒已經在中國銷售M係列6款輪式挖掘機產品,用戶可通過Cat 代理商購買並享受其售後服務。2014年,卡特彼勒將啟動在江蘇徐州工廠的輪式挖掘機生產,敬請期待。

本文鏈接地址://big5.lmjx.net/news/2013/201305/2013053008572640.shtml
新聞投稿: news@lmjx.net
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微信公眾平台
了解工程機械每日動態
微信公眾賬號:lmjxwx
更多

看更多話題>>《每周話題》欄目 —— 最新鮮的話題 做專業的評論,每周三推出

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第143期: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熱點新聞事件

“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討不及,朱黃敢怠。”——宋·高登《東溪集·朱黃雙硯》。 2017年即將匆匆走過,工程機械行業發生的哪些新聞事件值得我們一起關注呢?讓我們一起梳理下。閱讀更多>>

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第142期:聚焦2017長沙配博會精彩看點

2017年12月第一周,有關2017長沙配博會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成為了工程機械行業本周最有熱度的話題。中國路麵機械網記者親赴現場報道了展會盛況。 據本網前方記者報道,展會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三一、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山推、星邦重工等主機企業及300多家國內外配套件企業盛裝亮相,更有100餘家國際采購商現場采購。閱讀更多>>

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第141期:2018中國挖掘機市場“徐州論劍”

2017年11月17-19日,2017年度中國挖掘機械行業第二十一屆年會在江蘇徐州隆重召開。中國挖掘機械行業製造商、代理商、配套廠商等企業高層領導相聚彭城,直麵發展難題,共同探求中國挖掘機械產業健康發展之路。閱讀更多>>

更多
複製鏈接 加入收藏
圖片資訊
卡特彼勒榮獲優秀輪式挖掘機大獎 卡特彼勒榮獲優秀輪式挖掘機大獎
陝建機公司舉辦西門子840D數控係統操作與編程培訓班 陝建機公司舉辦西門子840D數控係統操作與編程培訓班
玉柴參展2013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 玉柴參展2013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
綠色能源遇尷尬“中國風”為何屢屢遭棄? 綠色能源遇尷尬“中國風”為何屢屢遭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