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展會審批管理辦法試行》中規定的國字頭展會申辦條件
連續舉辦兩屆以上。
上屆展覽會展出麵積超過1萬平方米。
境外參展商(不包括境內外商投資企業)比例達到20%以上。
國內參展企業來自除本省以外的三個以上省區市,且其比例達到20%以上。
湖南近日頒布並實施了《湖南省展會審批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規定,未經商務部批準,各類展覽會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事實上,不僅在湖南省,各地以“中國”、“國際”開頭的展覽泛濫,並且缺乏監管。在業內看來,展會國字號名稱泛濫折射出的是行業缺乏監管,即將成立的中國會展業協會或能在此方麵起到關鍵作用,相關全國性政策有待出台。
國字號展會需送商務部審批
《辦法》指出,對於需要冠上“中國”、“全國”、“中華”這類字樣的會展,必須滿足連續舉辦兩屆以上、上屆展覽會展出麵積超過1萬平方米等多項條件。此外,提交相關材料後,還需由省商務廳初審後報商務部批準。中國會展門戶網站創始人黃勇表示,目前行業展會名稱多存在不規範的現象,“中國”、“國際”兩個詞常常被濫用。“一些展出麵積隻有3000平方米、參展商來自國內的展會,也被冠上了‘國際’的名頭。”
《辦法》還針對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展會,在申請材料方麵把關更嚴,除了常規材料外,還需要主辦方提供上屆展會會刊、展會緊急情況應急方案、展會知識產權保護方案。如有外省市區的單位聯合主辦,提供其注冊或登記文件、資信證明、雙方協議或合同等複印件。如有境外機構聯合主辦,提供其注冊或登記文件、資信證明、雙方協議或合同等複印件。
“國字頭”便於主辦方招展
業內人士表示,展會熱衷於冠上“中國”、“國際”這類名頭,主要是因為會讓參展商感覺到展會的規模很大,並且具有權威性。中國’字頭有助於主辦方在招展過程中吸引更多的參展商。”北京聯合大學旅遊經濟係會展專業副教授王春才表示,“許多會展主辦方為了招展,打著‘全國’的名號辦展辦會,但實際上隻是地方性展會。”
“這種做法對會展行業的傷害很大。當‘中國’、‘國際’字頭被頻繁濫用,參展商就分辨不出展會的規模,逐漸產生了‘市場後遺症’:隻參加固定的展會項目,避免參加新的展覽項目。”黃勇稱。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業行業分會副會長趙進昌表示,市場經濟下這種現象很常見。但對於展會而言,名稱並不是重點,展會的質量,如展會規模、參展商數量、專業買家數量才是決定展會質量的關鍵,這些也應該是展會主辦方關注的焦點。
統一的歸口管理單位是關鍵
展覽是一個跨行業產業,各類展會目前都是由其歸口領域的上級部門管理,如農業類展會由農業部管理、圖書類展會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管理。許多“國字頭”的展會一般多有國家部委的參與,展會的管理也由上級主管單位或者行業協會進行管理。
“此外,雖然展覽的對口管理單位是商務部的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但實際上商務部主要約束商貿係統內的展會。如果商務部出台一個文件,規定各地展會規範使用‘中國’、‘國際’這類字頭,那麽該規定在各地的執行力會不夠,因為商務部無法對係統以外其他省市的展覽有足夠的約束力。” 黃勇表示。
盡管如此,黃勇認為這個規定對於業內仍具有借鑒意義。但他同時表示,沒有行政單位的引導,隻寄托於行業的自律是不現實的。而在王春才看來,未來對會展行業能夠進行統一管理的機構,最有可能是目前正在籌建的中國會展業協會,這個協會由商務部和中國貿促會共同發起成立,或將有效解決此類問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會展係主任許忠偉則認為,未來專業性展覽會逐漸增多,綜合性展覽將會減少,這是一個趨勢。對於專業性展覽而言,核心競爭力一是主辦單位的權威性,另一方麵就是品牌。隨時市場的成熟,對於具有品牌優勢的展會而言,是否冠上“中國”等字樣已經不是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