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電力行業委員會、華北電力大學以及珠海市會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珠海)綠色創新電力大會暨首屆中國電力創新成果展示交易會,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旨在加快推進電力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電力綠色轉型,加強行業交流與合作。
本屆大會以“綠色創新、成果轉化”為主題,集高峰論壇、技術研討會、展覽展示、項目對接會、園區推介會和產業園區參觀訪談等活動為一體,旨在構築一個行業級、專業化、精品化的交流合作平台,聚力創新人才、轉化科技成果,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服務電力產業綠色發展。大會展覽展示麵積達10000平方米,展品涵蓋清潔能源利用、智能電網基礎設施、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與儲能、智能電網及自動化控製、分布式能源與微網、電力通訊及電力大數據、智能家居及能源管理等方麵,吸引了近百家參展商的積極參與。南方電網、華北電力大學、中國電科院、永聯科技、長園電力、康晉電氣、興業太陽能、泰坦科技、銀隆新能源、中興新能源、城建智慧能源、寶士電氣、匯達豐、優特電力、清英研究院、雙傑電氣、華儀電氣、沈陽華德海泰、聖耀集團、博威電氣等企業以及來自全國各重點城市的供電局、電力公司和科研院所等電力係統相關單位集中亮相展覽會,為本屆大會帶來了一場專業級的電力創新科技成果的視覺盛宴,吸引了約12000名專業觀眾到場觀展。
在同期舉辦的2016中國(珠海)綠色創新電力大會暨首屆電力科技成果轉化交流會上,會議聚焦清潔能源與智能電網、“一帶一路”電力合作、電力行業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能源互聯網、電改新機遇、電力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等議題,吸引了1500名代表參會,演講嘉賓達87人。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局長陳建長、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郝英傑、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賀業民等領導出席了大會並致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誌軒主持會議,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劉吉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電網公司顧問黃其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陳勇、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科技部副主任鄭耀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標準化中心主任許鬆林等嘉賓做主旨演講。
我國電力產業堅持創新驅動,努力實現電力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能源電力也進入低碳、高效、大範圍優化平衡的新時代。能源生產和能源技術不斷變革,能源開發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實施電能替代,實現清潔發展成為大勢所趨。而實現能源電力轉型與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是根本驅動。
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積極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科技創新能力與整體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在眾多關鍵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引領了電力行業持續快速發展。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力工業創新發展、共享發展取得顯著成績。一是電力科技創新實現新跨越,電網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發電裝備科技創新取得豐碩成果,工程建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二是電力企業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製度,加強管理創新,不斷提高科學決策和公司管控水平;三是電力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突破。
其中,電力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的新突破,主要表現在:第一,電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十二五”累計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2.7億千瓦,約占世界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的40%。2015年末,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5.3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比重34.7%,發電量1.56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27%。第二,供電煤耗進一步下降。2015年全國火電機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315克/千瓦時,低於國家《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325克/千瓦時的目標。第三,汙染物排放大幅降低。“十二五”末,我國脫硫機組接近100%,脫硝機組約占92%。2015年較2010年火電裝機容量增加近40%,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別減少425萬噸、501萬噸,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首席科學家劉吉臻在大會上指出,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占全球消費量的23%,占全球淨增長的34%,其中煤炭消費占據主導地位。清潔電力在我國電源結構布局中的比例將逐步增加,以化石能源為一次能源的傳統發電比例將逐漸降低;但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約50年)內,傳統化石能源的主導地位仍然不會改變。在加快煤電轉型升級,促進清潔有序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加大攻關力度、強化自主創新,一批創新性技術應運而生,為新形勢下火力發電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動力,也帶來了活力。具體表現在:
“十三五”期間,火電靈活性改造作為電網調節能力建設的重要技術創新之一,將通過示範試點建設和後續推廣工作,發揮重要作用;660MW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CFB)機組發電技術、1000MW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發電技術、700℃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等是當前我國燃煤發電的技術突破點;我國已實施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1.6億千瓦,節能改造4億千瓦,“十三五”期間,將繼續實施超低排放改造4.2億千瓦,節能改造3.4億千瓦,淘汰落後煤電機組2000萬千瓦;以“零排放、高效率、燃料多樣性、長壽命”為特點的先進IGCC係統,將是未來重型燃機的主要發展與應用方向;在市場模式、結構、規則以及價格等方麵製定規模化新能源消納的相關政策措施;兼顧安全性、經濟性,建立保證可再生等清潔能源優先上網、化石能源為清潔能源調峰的機製等等。
產學研協同創新,助力電力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
11月17日,國務院總理、國家能源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主持召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上指出,加快技術創新和體製改革是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依托;要集中力量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特別是新能源並網技術和儲能、微網技術上取得突破,全麵建設“互聯網+”智慧能源,提升電網係統調節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發展先進高效節能技術,搶占能源科技競爭製高點。同時,要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一步激發能源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廣大員工的創造激情和創新潛能,培育更多能源技術優勢並轉化為經濟優勢。
目前,推動電力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促進能源電力綠色轉型,離不開人才和科技的支撐,尤其需要政產學研用多方合作,實現協同創新,助力電力行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發展。
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郝英傑在大會上表示,華北電力大學始終將能源電力行業作為主要服務對象,為適應能源電力向低碳、清潔發展的戰略需求,學校積極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係,先後建設了“新能源電力係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質發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智能電網協同創新中心”、“智能發電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重量級科技創新平台,在全球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新能源等領域承擔了一大批國家“863”、“973”、“重大支撐”、“國際合作”等重大項目,取得了若幹標誌性研究成果。
除此之外,華北電力大學還確立了“走校企合作興校之路”的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產業化,先後與南方電網公司、中國廣核集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在特高壓、新能源、智能電網等領域開展重大項目合作,促進行業的自主科技創新;同時設立國家大學科技園地方分園,促進科技成果在地方的轉化與產業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其中,華北電力大學與珠海市政府早在2014年也達成校地合作的關係,推進在智能電網、物聯網等領域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化。
楊昆也強調,未來需要進一步強化電力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鼓勵大型電力企業集團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形成完善的研發組織體係,集聚高端創新人才。支持電力企業自主決策、先行投入,開展關鍵技術、裝備和標準的研發攻關。堅持產、學、研、用相結合,鼓勵技術研發、裝備研製與示範工程建設的協同創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電網公司顧問黃其勵認為,我國能源已經進入了可再生能源時代,能源結構轉型表現在四個方麵,一是傳統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二是發電能源結構轉型;三是發電電源結構調整;四是用電結構的調整。能源的顛覆性技術已陸續出現,未來能源的發展一是要加大技術研究的投入,二是培養人才要從教育做起,三是從國家角度出發,要做好技術攻關的長期準備。
珠海市副市長賀業民在大會上表示,珠海市高度重視電力產業創新發展,早在2013年,珠海市政府就與南方電網簽署合作協議,明確將珠海打造成國家級新能源示範城市和清潔能源基地,並加快橫琴新區電力先進技術示範區、萬山區海島微網、海上風電場、東澳智能微網等重大示範工程建設,大力推動電力新技術、新產品的示範應用;近幾年來,珠海正處於先發機遇與後發優勢疊加的最好發展時期,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橫琴新區(橫琴自貿試驗片區)加快建設以及國家“一帶一路”和南海戰略實施,使珠海政策新高地、開放新優勢越發凸顯,區位優勢、產業基礎、營商環境、發展前景得到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特別是企業家的高度認可。本屆綠色創新大會暨電力創新成果展示交易會的召開,不僅是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行動,也為行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綠色發展提供了共商大計、共話發展的交流平台,希望借助本次大會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盡快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