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會展經濟藍皮書《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報告(2011)》日前在京發布。該藍皮書分析了2010年中國會展經濟的發展特征、相關問題及變化趨勢,探索了中國會展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及其表現方式,提出了中國會展經濟發展的建議。藍皮書指出,素有“城市經濟助推器”之名的會展經濟,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的帶動下,繼續蓬勃發展。從全國展覽會數量來看,2010年全年國內共有展覽會超過5400個,約比2009年增加800個。
總體而言,2010年中國會展經濟中展會呈現總量增加、質量提升的勢頭。從展會數量的地區分布來看,上海、江蘇、北京、廣東、浙江依次為2010年展會數量最多的地區。單就數量而言,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展覽大國”。從會展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來看,在上海世博會的帶動下,各省市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會展業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從會展場館數量和規模來看,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國現有會展場館245個,室內展覽麵積6511653平方米,室外展覽麵積3738520平方米,總展覽麵積10250173平方米。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2010年,我國會展場館建設發展迅猛,其建設力度遠超過2008、2009年的同期水平。
然而,與場館建設熱潮不相匹配的是大多數會展場館利用率低下、閑置率高且經營困難的窘境。北京、上海、廣州和其他一些會展發達的城市,會展場館供不應求。例如,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平均利用率高達68%,略高於香港展覽場館60%的平均利用率,遠高於歐美發達國家35%的平均利用率,但發展不平衡的局麵仍然存在。
最後,從展覽收入、展覽發揮的帶動效應看,我國的展覽項目絕大多數是中小項目,國際化程度不高,品牌項目仍然較少。根據近五年的統計數據,上海的境外參展商平均比慕尼黑和法蘭克福少一半左右,境外觀眾減少近八成,這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國會展業跟展覽強國的差距。
藍皮書指出,在中國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會展業發展迅猛,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形成了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東北、中西部五大會展產業集群。其中,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這三個會展產業集群都分布在我國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分別有各自的中心發展城市,以點帶麵呈輻射狀帶動周邊地區會展業的發展。
其中,珠江三角洲會展產業集群以廣州為中心,包括廣東的深圳、東莞、順德、珠海、中山,福建的福州、廈門等會展城市,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長三角會展產業集群以上海為龍頭,包括南京、蘇州、南通、合肥,浙江的寧波、溫州、義烏、杭州等會展城市。環渤海會展產業集群以北京為中心,包括天津、青島、濟南、煙台、濰坊、威海,河北的石家莊、唐山、廊坊等會展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