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虹橋商務區的國家會展中心將於今年全麵投入運營,屆時上海全市展覽麵積將達100萬平方米,位列世界第一。
一座城市有如此多的展覽館,會否導致“同城大戰”,從而影響上海走向國際會展之都?
國家會展中心來了
近年來,上海會展業無論是展覽數量還是展覽麵積,在國內各大城市中都居於首位,在世界主要會展城市中也名列前茅。2014年,上海全年共舉辦展覽會755個,相比2013年增長了3.27%。
在上海各大展覽館中,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堪稱業界翹楚。它的規模、辦展數量、展覽質量都是上海乃至全國最好的。然而,今年新國際博覽中心將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國家會展中心來了。
國展中心位於虹橋商務區核心區西部,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建築單體和麵積最大的會展綜合體。與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相比,國展中心40萬平方米的室內展覽麵積,是其麵積的2倍。
在如今的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展覽業也在轉型中,浦東與浦西兩大會展中心會否出現“有館無展”現象?
對此,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會長陳先進表示,在開始階段,虹橋的國展中心會對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會產生一些影響,博覽中心的項目總規模數會有所減少,但是影響的時間應該不會長。“因為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的場館服務非常規範,品牌知名度高,已經有了固定客戶群。另一方麵,國際會展業的重心正在加速東移,上海的展覽總量還會上升。‘有館無展’現象是不太可能出現的。未來,兩大館將互相補充,在競爭中相互合作,攜手平穩發展。”
兩大展館運營方式不同
一個令業界擔心的問題是,上海兩大會展中心會不會因為競爭,導致“同質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基於國家會展中心和新國際博覽中心不同的運營模式,兩者所辦展會“撞車”概率不會太高。從目前安排來看,今後國家會展中心既是場館出租方,又是展覽會項目的組織方,因此會有許多自辦展覽。而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的運營模式截然不同,作為中德合資合營的第一家展覽中心,博覽中心隻作為場館的出租方,並不擔任項目的組織,由此間接避免了“同質化”問題。
事實上,很多國外展商更關心上海展覽業的開放問題。國家會展中心既出租場館,又自己辦展,如何確保展覽項目的公平公正?對此,法國巴黎會展中心總經理雷諾給出了好辦法。“當法國巴黎會展中心遇到自辦展項目與其他租館方項目主題等相同時,場館方優先考慮讓對方先進入展覽,這樣做後對場館方的影響更好,生意也更紅火。”
虛擬會展能否取代實體展覽
其實,不管是國家會展中心,還是新國際博覽中心,還麵臨一個共同的挑戰者,那就是互聯網。
麵對移動互聯網為核心的新技術,虛擬會展是否取代實體會展?這又是一個觸動業界神經的話題。騰訊上海總經理張立軍認為,移動互聯網在會展業中的運用是會展業一次新的革命,將為會展業的發展帶來新動力,“永不落幕”虛擬會展的出現及發展是必然趨勢。
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副會長龔維剛則認為,虛擬會展的局限性非常明顯,因此不可能代替實體會展。“兩者之間應該是互相補充的關係。像價格並不高昂的消費品類展覽,能夠在虛擬會展上亮一亮相。與工業相關的建材或者是高科技的電子產品,出現在虛擬會展上就產生不了影響力。利用互聯網,確實能擴大虛擬會展的市場,虛擬會展也有可能是未來會展業的發展方向,但是與此相比,傳統實體會展業的可信度更高。”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