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夜
落英繽紛去。
讀完汽車用品展會史,傷感並欣喜。傷感的是,曾經多少會展行業的英雄,铩羽而歸;欣喜的是,群雄並起的“會展戰國”版圖正在改寫,而推動改寫的力量是:行業成熟的內驅力!汽車用品展覽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正逐漸從“戰國時代”進入“三國前夜”。
說是前夜——是因為2016還需要關鍵一役,來決定誰是殺入“三國”的那個勝者。
南有深圳展,北有北京展;
中原兩展正在PK,誰將最終領到“三國入場券”?
“落子”武漢
兩年前,不要想,大家會異口同聲說:鄭州展。但是今天,大家都在心中為曾經的王者捏得手心出汗。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點金在武漢的“落子”無疑嚴重的改變中國汽車用品行業展會格局。最大的表現是:
去年6月——
點金入駐中原,武漢展第一屆做了12個館;
彼時鄭州展匆忙撤掉了往屆全部的外場展館。
很多認為武漢展與鄭州展的對決是一場極不對稱的比賽,準備看點金笑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然而,武漢展的成功逆襲,讓觀察人士大跌眼鏡。
在展會總結時,校長說的第一句話,和最初頂著無比壓力決定辦武漢展時的那句話一樣:
在點金,沒有不可能!
三問“逆襲”
殊不知:逆襲,從來都不講門當戶對!
盡管武漢展去年一鳴驚人,成功舉辦;但是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質疑,認為:去年的“小成”不代表今年可以“大成”,武漢展最終能不能問鼎中原,行業人士有“三問”:
一問:武漢展去年成功了,但鄭州展並非沒有招兒應對,因為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二問:武漢展即便今年基礎更穩,但鄭州展的基本盤還在,兩展會像南北展一樣陷入拉鋸戰!
三問:武漢展是有優勢,但鄭州展成就了那麽多企業和品牌,難道它們會在鄭州展困境時舍它而去嗎?
下麵的分析,會回答以上這三個問題:
曆史回顧
看看曾經的玩家是怎樣消失的?有助於我們理性分析“戰國”如何變成“三國”的?
一、廣州
幾年前,春季同期廣州展會有兩個:九州與巴斯特。九州展內銷展會版塊起步甚至在巴斯特之後,同時巴斯特還占有廣交會主場館的地利及人和。結果九州逆轉勝出,巴斯特退出。直到九州搬到深圳已經兩年多,廣州市場還是沒有對手有機會染指。
二、北京
幾年前,春季同期北京展會也有兩個:雅森與華港。雅森與華港隔空對陣幾屆後,雅森勝出,華港退出。
同樣,在浙江,台州展與天台展;在鄭州,“6月展”與“7月展”......這樣的戲碼過去幾年也在全國多地上演,重溫曆史,便會一目了然。
最有代表性的是“廣州之爭”與“北京之爭”,最終以九州和雅森勝出而結束。南與北,最終各擇其一虎而留之,原因是:一山不容二虎。
武漢展和鄭州展之爭,將成為是複製曾經的“同城版”,還是現在的“南北版”?
中原之爭是零和遊戲
可以肯定的說:中原兩展之爭,隻會複製“同城版”,而不會上演“南北版”。
根本的原因在於:“南北之爭”是差異化發展,中原之爭是零和遊戲。
一、南北之爭一半是競爭,一半是互補
(1)深圳北京相距遙遠。
從本質上講:雖然全國性展會作為買家雙方互動的交易平台,買家應該會來自五湖四海。但是由於展會需要固定展館,買家的移動情況就會是:少數大買家跨區長距移動,多數小買家受製於區域(耗時和耗錢等原因)而選擇短距移動。北京展與深圳展遠隔數千裏,展品結構又區別很大。此時“賣家跟著買家走”規律,影響參展商的選擇。
(2)展品結構區別較大
廣東是汽車電子生產基地。起源於廣州、後來移師深圳的深圳展,等於到了中國汽車電子的根據地,因此深圳展給行業的整體印象是電子展——盡管它在努力的全品類化,並且已經改觀明顯。
北京展起步更早,由於北方地域特點,汽車精品構成了主體展品。因此北京展給行業的整體印象是精品展——盡管它也在努力的全品類化,並且效果顯著。
(3)質量定價旗鼓相當
南北展會基本盤穩固,且各有所長,表現出來的“產品質量”都旗鼓相當,單價也十分接近,甚至可以說是非常默契,因此多年來一直未見明顯的此消彼長趨勢。這也是很多企業和買家開年“南來北往兩邊跑”的根本原因。
(4)不斷創新和做外延
細心的您會發現,今年北京展在“中國國際汽車用品展覽會”下麵加了個“汽車美容服務連鎖暨汽車展覽會”,而深圳展也開始通過AAITF全球展覽計劃不斷打造“全球展會”的意圖。所以,南北兩展盡管同在春季,卻能長期共存。
總的來說:盡管南北兩展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種形式的競爭,但這種競爭既是相斥競爭,又是相合競爭。把競爭的東西去掉,兩個展會互補性非常強。
2、中原兩展之爭是“零和遊戲”
武漢展第一屆亮麗表現,秉承“點金沒有不可能”的意誌,加上點金係曆來不按常理出牌的“湘軍”性格,點金找到了武漢這個中部崛起的絕佳點,來了,絕不會輕易走的。這些注定中原之爭是“零和競爭”。
(1)距離很近
高鐵時代,武漢與鄭州形如“同城”。同城同期的兩個展會,“落後挨打,勝者為王”,兩者中必隻能留其一,已有大量案例為證。換句話說:6月18-20日已經在武漢與全行業約了個夠,再過幾天有必要去鄭州再見嗎?
(2)品牌為王
鄭州展雖然曾經很“大”,但是“大小通吃”也引發了不少詬病。點金辦展素來以“品牌展,找點金”的定位,以成為“品牌孵化和成長平台”進行展會創新,並通過紅娘、4S、改裝等多個方向勤跑基層,深耕細作,並精通品牌成長之道,成長性實可期待。
(3)展品結構
鄭州展起源於毛墊展,後發展為座墊展。鼎盛時期雖然全品類化有一定起色,但始終沒有擺脫座墊展的盤子。隨著汽車座墊電商化的衝擊日大,壓力不言而喻。武漢展承襲點金17年的品牌展思維,全品類展會的特色十分鮮明,並且不斷向全產業鏈化發展。
(4)注重創新
點金辦展,極重視創新。校長說:創新是展會的生命。2016年,“駕馭新生態”在為武漢展的一根主軸,在展區設置、同期活動、線上線下、產業鏈上下遊,武漢展的創新力度空前。
(5)親民價格
細數四大展會,價格最有吸引力的當屬點金。並非點金不敢收高價,而是行業正處於低潮期,展會作為行業平台,自然要體現行業溫度。以比鄭州展幾乎低一半的價格參加武漢展,同期、同地、相同的市場目標,選誰?這筆賬其實很多人都已經心領神會。從武漢展四個電子館已經在1月份封館這一點來看,就可以看到選擇趨勢的能量!
以上分析回答了“第一問”:逆襲看起來是贏一招,實際上是招招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錯,但是一頭行將就木的駱駝還可穿行在茫茫大漠嗎?!
零和遊戲的特征
零和遊戲的最大特點就是:此消彼長。
展會競爭,是1=2的競爭。即我多1個展位,你就少2個展位。6月到中原參展,幾乎一定不存在是去既到武漢、又去鄭州的基礎。因為去除展會創新的元素不說,兩個展會的同質化的點還是不少。同樣一杯子,一個要2元,一個隻要1元,你買哪個?你已經早10天買夠了、甚至買的這個杯子更好,你會再花多一倍的價格去再買幾個杯子嗎?
況且,參展絕不是買杯子這樣的小事。參展關乎企業是否能夠實現營銷計劃、是否有利於品牌成長的大事,絕不能草率;而看展也不是一次“說去就去的旅行”,6月18-20日在武漢實現了年中布局市場的目標,實在想不出再有要去鄭州的理由。
這種零和競爭的態勢,如果說“北京之爭”中雅森勝出,“廣州之爭”中九州勝出,還不足於震撼體現的話,那麽去年臨近鄭州展開館,那則取消場外館的通知一定讓你震撼過。
武漢展首秀12個館齊刷刷招滿,鄭州展場外(往年7個館)齊刷刷不見。這種“巧合”實在太巧了!
以上分析回答了“第二問”:中原兩展不會出現拉鋸戰,過去的所謂基本盤,彼消此長中將瞬間成為泡沫。
如何影響我們的選擇
斯大林說:“落後就要挨打!”競爭是殘酷的,也是公平的。殘酷表現在零和競爭的遊戲規則是:我有你無;公平表現在於:用戶選擇。
既然這樣,在2015年已經首秀成功的武漢展已經先勝一役,2016年完勝一役的可能性極高。“同城同期”展會競爭的最終結果一定是一個完勝,一個泡沫化。
所以,樂見中原之爭“拉鋸化”的人們可能會不高興了。的確,在過去的幾年,鄭州展承擔了應有的曆史角色,也成就了不少的企業和品牌,因此很多人對它抱有感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懷舊歸懷舊,作為企業,奮發還是要奮發。
有多少人拿著iphone轉發著飽含惋惜之情的“諾基亞退出手機圈”的微信,反映出整個社會向前看的不變真理。
以上分析回答了“第三問”:光靠感情的事情,走不遠的。
走近武漢
也許您已經了解點金夠多了,但您並不一定了解發展中不斷創新的點金。
(1)地利
九省通衢,古代對武漢交通便利的最佳總結。而在高鐵時代,武漢的地理優勢又何止是“九省通衢”?
(2)人和
想必在點金落戶武漢之前,各種基於某展的服務、價格、定位、成規......的詬病不在少數。這給武漢展一個十分有利的環境。
武漢同時還是傳統的和新興的汽車之都。汽車周圍工業是湖北政府的重中之重。
有行業民意的拳拳支持,也有政府強力的資源配置,武漢展的意義已經不止局限於展會,更與中部崛起息息相關。
(3)天時
行業正處在下行通道,一心求變成為主軸。這與視“創新為展會的生命”的點金精神高度契合。比資金,點金暫時是沒法比;比高收費,點金可能永遠不願做。但是,崇尚創新的點金,一定會基於“在創新中創造新價值”的理念,辦一個與時俱進的展會,這一點您必須確信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