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第二屆上海國際海洋技術與工程設備展覽會(以下簡稱OI China)在上海閉幕。為期3天的展會隻對專業觀眾開放,本屆展會吸引了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215家展商,同期還舉辦了30餘個會議、論壇。
“中國稱得上是海洋大國,但還不能算是海洋強國。中國發展海洋經濟,實際上重要的是海洋技術,而海洋技術就體現在工程裝備上。目前中國高端海洋工程裝備水平與國外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端裝備方麵,至少有15年的差距。” 主辦方勵展博覽集團能源與海洋事業部項目經理趙令佳向本報記者介紹說,“勵展博覽集團會將OI China打造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海洋技術展會中的佼佼者,為中國海洋科技的發展做出貢獻。”
此外,勵展博覽集團(以下簡稱勵展)助理副總裁張嵐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都是助力展會進步的有效工具,OI China要成為不被網絡顛覆的實體展會。”
在線展VS實體展
當互聯網於1969年出現在美國時,就注定其一旦被普及,應用趨勢將“一發不可收拾”。比爾·蓋茨都在10多年前就預測:“在20 年中,對電腦功率的改進將被通信網絡的指數式改進所替代。這些元素的組合將會對工作、學習和娛樂等產生根本性的衝擊。”現在,互聯網不負眾望,沒到20年就實現了這一預言, 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衝擊著傳統工作、學習、娛樂方式,更成為全球會展領域大咖們研究、探討的對象。
在采訪中張嵐表示,現在的網絡這麽發達,在實體展會不會被在線展衝擊這一問題上,全球會展行業人士都在進行探討,目前依舊沒有確切結論,所有人都在觀望。
海洋技術展自然也不例外,也將遭受網絡衝擊。
尤其在中國,海洋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還有差距。國家海洋技術中心主任羅續業向本報記者介紹說,中國的海洋相關技術起步較晚,特別是關鍵的器械方麵,和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羅續業表示:“咱們海洋開發設備中比較小的關鍵部件,及精度較高的部件都是國外設計、製造的。我們的企業都在努力,希望有一天能趕上國外技術甚至超越他們。”
正因中國海洋技術起步較晚,在中國,海洋技術展會的數量也屈指可數,其中的高質量展覽更是鳳毛麟角。麵對網絡的衝擊,海洋技術展會命運又將如何?
如果如趙令佳所說,雖然隻舉辦了兩屆,但勵展會將OI China打造成為在中國為數不多的海洋技術展會中的佼佼者。那麽OI China該如何應對在線展的挑戰?
在給出回答前,張嵐給記者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真實故事帶來的啟示
這個故事是勵展的企業顧問、一位英國海洋技術市場專家對張嵐講述的:
在英國,如果要成為一個行業的市場專家,需要獲得一定的認證,認證機構必須確認被認證人參加過多少個展覽和會議。這種認證類似於我們的職稱考試,隻有這樣才能夠使自己的認證水平每一年都有所提高。2004年以前,這位專家要為展會來回奔波,但2004年以後,因在線展的出現使他不再奔波,靠網絡就全部搞定了。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又開始跑實體展會。因為他發現,天天在家坐著參加在線展,不能與相關人士進行深度交流。要真正了解一項技術、一個行業,光靠在線展和電話會議是不夠的。人與人之間的深度溝通才最重要。
不過與過去不同的是,這位專家變得更加“挑剔”。隻有覺得能見到高質量參展商與觀眾、具備高效的會議及論壇、最重要的展會他才親自去。
講完這個故事,張嵐說:“我覺得他的故事很有意思,像OI China所涉及的是具備極強技術性的行業,光靠在線看圖片、看產品與我們在現場與展商、買家深度交流效果差異極大。涉及到買家切身利益與公司效益,一位買家可能要與一家企業的工程師進行不止一次的麵對麵交流,很長時間以後才能達成一項合作。”
“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當在線展普及後,人們對於展會及活動將更挑剔。這也是為什麽我們要做展覽,而且一定要做好展覽,做行業裏麵數一數二的展覽的原因。”張嵐認為,那些糟糕的實體展會,最終會在互聯網的浪潮中被淘汰,而好的實體展會將乘風破浪,更加活躍。這就是OI China要成為不被網絡顛覆的實體展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