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国路面机械网首页
筑路机械分会
筑养路机械
English

柳工——修筑民族品牌的出海之路

//big5.lmjx.net/www 2010-5-26 19:03:51 中国路面机械网 
 在中国,有这样一家装备制造企业,51年来,通过自主创新打造了诸多全国第一:第一台轮式装载机、第一台铰接式装载机、第一台井下装载机、第一台最大吨位的装载机……进入21世纪,销售收入从2001年的14亿元,到2008年的10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企业;在海外,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2008年装载机年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它以振兴中国装备业为己任,让民族品牌唱响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世界级品牌之路,这家企业就是广西柳工集团。

  “世界柳工”的国际化道路,历经风雨,波澜起伏。

   技术创新 舰队的引擎

  青藏铁路修建之时,在长达1000公里的青藏铁路线上,每隔几公里就可以看见一台柳工产的ZLG50G装载机,当地人称为“广西大力士”,谁能想到这种高原特种装载机拥有10多项技术专利,不仅国内首创,还填补了国际空白,它不但是装载的大力士,更是为柳工赢得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力士”。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拥有先进技术、性价比高的产品总是最受市场青睐的。”柳工集团董事长王晓华曾这样解释柳工立足市场的奥秘。

  “师夷长技以自强”,在技术创新中,柳工人从不闭关自守。

  10多年前,柳工全套引进了国际工程机械著名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最畅销的装载机966E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在长达8年的合作当中,柳工先后派出了300名技术人员赴美学习和培训,把引进的技术应用到ZL50C装载机等新系列产品上。

  全功率负荷传感CLG906挖掘机通过国际CE认证,为“柳工造”进入世界最严格的欧洲市场争取到了“签证”;为提升核心液压技术,柳工引进日本东芝液压阀的产品技术;为提升动力系统,柳工与美国康明斯合作。全世界最大的传动部件生产制造跨国公司———德国采埃孚集团股份公司生产的变速箱、驱动桥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最高水平,柳工与该公司合资成立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桥箱部件,合作创造了喜人的价值:合资公司2006年盈利2500多万元,同时也为柳工锻炼出一批具有国际技术水平的员工。

  人才决定竞争力,构筑行业一流研发队伍是柳工集团技术创新长盛不衰的“法宝”。专家是柳工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在柳工,并非只有顶尖专家才是人才,而是每一个员工都有可能成为人才并受到尊重。柳工将技术工人划入企业“人才圈”,大力推行“高薪留人”战略,20名车工、钳工、电工、铣工、电礄工、热处理工、检验洞等一线技工被正式聘为企业的生产技术专家,每人每月从企业领取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专家津贴”。

  目前,柳工集团拥有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第一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和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还拥有一支300多名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联合舰队’,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柳工8次填补了国内工程机械技术与产品的发展空白,获64项国家专利授权,并领先在行业内推出符合欧美市场技术要求的系列产品。

  人才保证了技术创新的动力,而技术创新作为舰队的引擎保证柳工在国际市场纵横四海,所向披靡。

  现代管理全球通行证管理创新是柳工打造国际品牌、保持持续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从2005年以来,柳工在许多管理领域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和改进,远远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獢在战略管理、组织转型、企业品牌、战略采购、财务预算、深度营销、六西格玛以及IT规划、国际营销规划、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与外部的咨询顾问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使公司在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在较短时间内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组织机构创新方面,为适应公司发展战略,2005年起柳工实行了组织机构的重大变革,由直线职能式的组织机构调整为事业部制,先后成立了装载机、挖掘机、路面机械等13个事业部,从以职能为中心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流程向导型企业,使各系列产品平行并驾齐驱,有力支持了新业务的发展。

  在营销模式方面,柳工在行业率先推行代理制,率先推行“五到位”的服务模式,推出了“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服务品牌,成为行业服务标准的制订者。柳工通过严格的经销商管理标准和体系,对经销商支持、培训和激励,打造了行业一流的经销商队伍。

  柳工IT创新业务模式,也为产品国际化做出了贡献。以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各厂家都是实行MTS(面向库存生产)的制造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其先天的弱点:不是由于成品库存不足或品种不对而失去客户的订单,就是由于成品库存太高占用了过量的资源而降低了经济效益獢

  而MTO(面向定单生产)制造模式是一种占用资源较少的相对先进的制造模式,柳工在对新建立的叉车事业部进行的IT实施中,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MES(制造执行系统)的联合实施,实现了MTO(面向定单生产)模式。

  如今,世界各地的经销商通过与柳工的联网业务,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对柳工的叉车事业部下达了个性化的选配式订单,叉车事业部在PLM系统的支持下快速完成产品的技术配置,并由ERP系统安排资源和制造计划,在MES的执行下完成产品制造,最后快速将产品提交给客户。从选配式订单的下达到提交出个性化的产品,全过程仅需数日。

  人才国际化 世界无国界

  国际化的柳工需要国际化的人才,而国际化的人才包括对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推动内部人才的国际化。多年来,柳工遵循“以人为本,合作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围绕“人才工程”战略优化工作系统、职位体系及能力体系,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构建招聘选拔体系、绩效激励体系、员工学习和发展模式、员工关系管理体系,并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

  2006年,柳工走出更为大胆的一步,将闭同葆(美国人)聘为总裁助理。一年多后,闭同葆凭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管理能力赢得大家的认同和信任,于2007年底起聘任为公司分管技术研发工作的副总裁。这也是行业里首家聘任外籍人士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公司,尤其是在一个国有企业背景的公司里,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随着公司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和海外业务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高级外籍技术专家和职业经理人员加盟柳工。这些外籍专家的加盟,对提高内部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国际视野,特别是带领年轻技术的成长,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柳工是一个人才聚集和发展的大熔炉,柳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跳出传统的被动的人事管理模式,而真正走入一种以员工能力发展为中心,并通过能力的提高来支撑柳工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主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相信“蓝精灵”飞向全世界

  “城在山水园林中,山水园林在城中”,柳州真的很美。

  每到上下班时间,一大群穿着蓝色制服的人陆续进出柳工,是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柳州人美誉之为“蓝精灵”。而走进工厂,“来来往往洋老外”、“阿拉乡音终不改”,自然地诠释了柳工由当年从上海迁厂到如今人才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集团战略总监、印度柳工董事长王太平说:“我们就是些勤勤恳恳的蜜蜂,踏实务实的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奋斗,积极地开拓好国外市场。企业‘走出去’,就是渐渐看到毛毛虫蜕变成蛹,通过吸取国际精华,最后蜕变成美丽的蝴蝶。”

  南国的柳工是安静的,而当你在柳工的工作会议上,看到发言人把讲话稿做成PPT的形式,而且连时间都要受到限制,否则电脑就会自动锁定PPT,你分明听到了效率、听到了国际化的脚步声。

  王晓华董事长表示,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对企业压力很大,但正是柳工强身健体的好机会。柳工2012年要实现目标销售300亿元人民币,海外市场要占到20%以上。

  舰队,继续向纵深挺进。


来源:中国路面机械网

新闻投稿: 中国路面机械网是工程机械行业主流、权威的传播媒体。中国路面机械网的新闻资讯是百度、谷歌、新浪、搜狐等媒体的新闻源提供者,中国路面机械网所刊登的新闻将同步显示在以上媒体的新闻搜索中。

    
讨论区
查看
查看本文评论
我来评两句

专题栏目

更多
中国路面机械网新闻资讯,专业、权威、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