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数据的同比下降在所难免。
主机产品进出口仍需突破
一季度,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多呈现出同比下滑的态势,只有部分产品实现了正增长。履带式挖掘机是最具代表性的挖掘机产品。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履带式挖掘机3903台,同比下降56.2%;出口701台,同比下降57.2%。虽然数值上让人担忧,但挖掘机行业呈现出的稳定增长态势让人有理由相信该产品仍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装载机方面,一季度,我国共进口装载机140台,同比增长26.1%;出口2808台,同比下降57.1%。装载机产品是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量最大的产品之一,部分企业对出口的依赖程度非常高。目前,3~5吨级装载机的国内市场销售情况较好,有望在国内消化掉一定份额的“外贸产品”。
叉车方面,电动叉车和内燃叉车的一季度进出口额普遍呈现出50%左右的下降趋势。但电动叉车的出口台数仅下降了28.1%,由此可见,海外市场对于中国叉车产品仍有一定的需求量。目前,世界叉车行业巨头法国曼尼公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它的裁员计划,这是世界叉车市场的一个风向标,中国企业也因此要更加谨慎地抓紧自己的潜在出口市场。小于100吨的汽车起重机进出口额降幅达50%,这类产品的销售情况有待好转。一季度,整个汽车起重机行业仅进口了4台设备,这个数据也值得关注。
虽说多数产品的销量和销售额都有所下降,但仍有几款产品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比如,一季度,我国共进口摊铺机48台,同比上升14.3%;出口236台,同比上升165.2%。我国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较高。但不得不提的是,出口额仅比进口额高出不到3万元。可见,性价比仍是这类产品出口的最大优势。
大于100吨的汽车起重机方面,我国一季度共实现出口全路面起重机5台,其他汽车起重机9台,虽然台数较少,但同比增长数据却非常喜人。这表明了我国大吨位起重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强。
核心零部件问题仍然严峻
一季度,我国共进口各类工程机械零部件5.8万吨,同比下降31.7%,进口额为4.5亿美元,同比下降25.2%;出口零部件29万吨,同比下降48.0%,出口额为6.4亿元,同比下降28.8%。
这其中,出口零部件重量约为进口重量的5倍,而出口额仅是进口额的1.4倍。根据数据不难得出结论———价值较高的核心零部件多由外资企业把持。
在刚刚结束的法国巴黎Intermat展的94家中国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零部件企业,但这些企业多集中在履带、轴承等方面,这些产品的价值在整机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而液压件、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产品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由于原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问题导致部分主机产品的耐磨件也需使用国外产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整机产品的出口数据包含一定“水分”,一些核心零部件流入中国,经过组装后再度流出中国,这部分的价值被刨除后,中国主机产品的出口额价值也要打一定的折扣了。
此次国家出台的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到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力度。这项政策如何有效落实到实处,将是中国企业不再受制于人的重要条件。近几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配套件分会正致力于与配套件企业一起解决小型工程机械产品的核心配套件问题。这其中,小型挖掘机等产品的技术含量非常高,解决这些产品的配套件问题基本就能够为解决整个工程机械行业的配套件问题打开思路。目前,许多主机企业都非常希望能够参与到零部件的研发工作中来,但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式,本地化配套的生产模式何时可以实现,将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指标。
3月份价格指数环比下降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与机械工业价格研究中心于5月9日联合发布的《2009年1~3月工程机械行业产品出口价格指数》显示,今年1月份,工程机械行业的价格指数为331.44,环比增长6.81%;2月份价格指数为363.84,环比增长9.78%;3月份价格指数为304.18,环比降低16.4%。
据了解,工程机械产品出口价格指数是根据国家统计局计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加权法进行计算的。由于每种产品的销售数量不同,其价格变动对产品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根据产品销售金额的比例确定产品权数,然后将每种代表产品的价格指数加权平均计算而得出。从《2009年1~3月工程机械行业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可以看出,前两个月,行业实现了较为稳定的增长,产品价格小幅上升。3月份,价格指数却有一定幅度的下跌。不过,与去年三月同期相比,价格指数仅低了0.82%。也就是说,产品价格基本恢复到去年的价格水平。
但从各类产品表现出来却不尽相同,有的产品价格指数比去年高出60%,有的却低60%。国际市场产品的价格要依据国际市场的大环境来确定,这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当前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价格水平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
此外,法国曼尼叉车的净利润下降95%,卡特彼勒、沃尔沃、小松等企业出现亏损。相对来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盈亏水平要好许多。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在世界工程机械舞台上仍呈现出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