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科技(000425)依靠压缩费用和投资收益,实现了在2006年净利润基数较低基础上的高速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徐工面临主导产品竞争力减弱、市场占有率下降、毛利率较同行低的压力。面对工程机械难得的景气周期,徐工的盈利空间尚有待打开。
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2.66亿元,同比增长16.9%;实现净利润2472万元,同比增长347.85%。每股收益0.05元。
三大因素促高速增长
年报显示,徐工科技2007年的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6756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将生产人员的工资及保险、公积金等费用3916万元按新会计准则在生产成本中列支,不再计入管理费用。同时,根据新会计准则,公司还冲减了职工薪酬福利费1300万元。
在固定资产折旧摊销与财务费用方面,徐工科技的固定资产折旧较去年同期减少924万元,无形资产摊销较去年同期减少449万元;差旅费、办公费及广告宣传费等可控费也下降359万元。公司去年还压缩了信贷规模,使得财务费用减少2340万元。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出售所持江苏汉高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权,减少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81万元;还出售所持唐钢股份股票增加收益161万元,导致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36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徐工的资产质量有所提升。公司的寄售车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8.8%,应账帐款净额较年初减少17838万元,资金占用得到有效遏止。
出口方面,公司去年实现外销收入83,733万元,同比增长100.72%。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徐工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拌和站等。2007年以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陆续开工,新农村建设及国际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需求不断上升,再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速的“双高”等因素拉动了工程机械快速的增长。
尽管如此,徐工科技依然面临着诸多潜在困难。一方面,公司的主导产品竞争力减弱,市场占有率下降;另一方面,公司产品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较同行业相对较低。
从装载机来看,2007年国内装载机总生产能力已达到25万台左右,而市场需求约为17万台,有较大的能力闲置与产能过剩。通过整机销售获利的习惯性思维被打破,而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树立市场品牌形象并通过服务和配件获取利润,正日益成为行业内大品牌淘汰小品牌的杀手锏。事实上,中国装载机市场已经从多头竞争时期迈入了优势企业主导时代,市场份额向优势公司集中的趋势日渐清晰,柳工(000528)和厦工股份(600815)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
而从压路机和摊铺机来看,近几年民营企业、国际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纷纷涉足压路机、摊铺机产品,行业产能迅速扩张,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也出现持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