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纯新,我省选出的十七大代表,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从1992年起,他和他的团队,从借款50万元起家,造就了一个脱胎于研究院的、完全市场化的现代化企业,创造了连续10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超过60%的奇迹,把中联打造成了总资产80多亿元、净资产近40亿元的行业翘楚。他本人也实现了由技术专家向企业家的转型,曾获全国十大最受关注的企业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多项殊荣。
詹纯新是个有魅力的人。
采访詹纯新,记者发现,责任、包容和率性,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责任
10多年前,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技术成果“闲置如山”,科技人员严重流失、科研经费捉襟见肘。
时任长沙建机院副院长的詹纯新意识到,单纯依靠转让技术成果“过日子”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走科技产业化道路。1992年,他率领7名科技人员,靠借款起家,成立了以研究院为“母体”的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
依托研究院雄厚的科技力量,不到半年,中联公司便开发出第一代高新技术产品———中高压混凝土输送泵,从而掘到了“第一桶金”———当年投产,当年创利税230万元。接着一路凯歌,到1996年,公司实现总产值1.2亿元,年利税4300万元。
当时的中国混凝土机械市场,是洋品牌的天下,外国品牌占据了高达95%的份额,国有品牌仅占5%。作为以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的科技和企业工作者,詹纯新感到了责任的沉重。
1999年8月,中联公司再一次蜕变,完成股份制改造,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脱胎而出,并于2000年10月在深圳上市。如今,中联重科的综合实力已位居中国工程机械第二位,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
15年的艰辛,詹纯新和他的中联,带动了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勃兴。以混凝土机械为例,这一市场如今已经江山易帜:以中联重科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占了中国市场的95%,而海外品牌退缩至5%!
回首詹纯新和中联这些年走过的道路,处处都彰显着这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99年8月,中联股份制改造成功,大量员工面临着下岗。中联对于暂时达不到上岗要求的职工设置了“培训岗”:3年内享受基本工资、社保、医保以及各种培训机会。
詹纯新说,如果简单地一退了之,企业省事了,社会却多了一个负担。
包容
詹纯新钟爱蓝色。蓝色是大海的颜色:谦和而深沉,广博而包容。
在长沙,从黄花机场到市区不足15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与山河智能3家工程机械装备业上市公司,年销售额共达300亿元人民币。
3家企业同城竞争,面对这种在世界范围内也绝无仅有的产业生态,詹纯新却说,这不是一种现实的无奈,恰恰是湖南工程机械行业的福气。
生态的本质在于竞争。中联重科就是伴着这种竞争一路走来———
2005年,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国内上市公司利润排名第一;2006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名第24;连续十年利润平均增长率达63%;总资产超过80亿元;连续数年在中国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排名中位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
詹纯新的智慧,就在于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竞争,而不是人为地去消除行业内尤其是同一区域内的品牌竞争行为。
率性
2000年9月16日,中联上市方案最后—次“临审”。
当电督那头传来“通过了”的喜讯,多年为企业上市奔波的辛酸,刹那间涌上詹纯新的心头,这位以冷静、理智著称的中联当家人把自己关在房里大哭了一场。
据一位高管回忆,平时很少主动喝酒的詹总在那天中午喝庆功酒时,频频举杯。多年后的今天,率性的詹纯新面对记者坦言:“那不仅是成功的喜悦,其实更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成功了,众多“浮名”纷至沓来,詹纯新却显得很冷静,很多评比,包括“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一方面,是想沉下心来真正做好一到两件事,另一方面是做得还不够,没什么好讲的。
詹纯新(左二)和公司管理人员商讨企业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