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播出新聞——2024候鳥遷徙 五省份聯合護鳥 守護“千年鳥道”。報道特別關注了三一重能寧鄉神仙嶺風電場響應湖南省林業局建立的涉林大型工程生態感知係統,精準科學守護候鳥遷徙通道的安全和暢通。
報道原文
湖南全境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上,今年初,湖南記錄候鳥393種,占全國候鳥總數的48.89%,是候鳥遷飛和保護的重點區域。
近日,湖南省林業局初步建成涉林大型工程生態感知係統,用科技手段助力候鳥保護。那麽,什麽是涉林大型工程生態感知係統?它又是如何建成的?是如何精準科學保護候鳥的?我們一起去看看。
在長沙寧鄉市的神仙嶺風電場,25台風力發電機依次排布在海拔200至400米之間黃茅大嶺上,年發電量超1億度。進入候鳥遷飛高峰期,風電廠開始彈性調整發電計劃。
三一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區域經理 餘林輝:目前我們這個風電場處於候鳥(遷徙)的主要通道上,從北方往南方遷徙的通道,主要是以高空路過為主。有大批的候鳥遷徙,我們也會做好風機的減速和停機的操作,來確保整個候鳥順利遷徙。
在湖南,像這樣的風力發電機約3000台,遍布洞庭湖、衡山、南嶺等六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對此,今年湖南林業部門篩選293個大型涉林、風電、光伏等項目,整合了周邊布設的2.7萬個鐵塔高清攝像頭、自然保護地、濕地的視頻監測以及北鬥等天眼,加上5.5萬名護林員人工巡查,回傳的大數據初步建成涉林大型工程生態感知係統,實現了涉林大型工程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實時動態監測。
湖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主任 李邵平:知道這個項目審批了多少麵積,審批完之後它實際占用有沒有超過麵積,你看它都沒有超過。其中最核心的是生態植被破壞的數據,這個數據非常客觀,就知道大型工程破壞了的植被麵積是多少。那麽用這個數作為最核心的數據,然後再輔助以對動物、植物、微生物、生態景觀、生態效益的影響形成等級。初步設計定為黑色、紅色、黃色和綠色。
生態感知係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回傳數據進行分析挖掘,重點從涉林大型工程對動物、植物、微生物生態景觀、生態效益五方麵綜合評分。90分以上評級為綠色,其次是黃色、紅色。50分以下為黑色,表明生態破壞最嚴重,林業部門將責令相關企業複綠整改,彌補了涉林大型工程重審批、輕管理、重評價、輕監測的短板,也確保了候鳥遷徙線路生態環境的修複與改善。
湖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主任 李邵平:我們想探索的是新能源項目當中如何來實現生物多性保護。湖南的風電目前已經達到1700多萬千瓦,一方麵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稅收都有很大的貢獻,另外一方麵在生態保護上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挑戰。對於這些挑戰,如果我們不聞不問,不去監測,那麽它的破壞就會越來越大。尤其風電項目處於高山之巔,尤其海拔比較高的山坡,一旦破壞之後,它上千百年來形成的生態植被是極其珍貴的,一旦破壞就非常難以修複。
除了候鳥遷徙自然環境的保護,針對遷飛高峰期,生態感知係統還將及時預警。目前,已經有34家風電企業收到讓路指示,在候鳥遷徙季節采取減速、限速、停運或者設備塗裝警示色、加裝警示燈等等措施以降低幹擾。
三一重卡2025新春招聘共創新能源未來企業介紹三一重卡創立於2018年5月,是三一集團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的先行者。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一批卓越級智能工廠名單結束公示,三一以卓越的智能製造表現脫穎而出,旗下3家工廠成功入選,數量為行業第一,為產。
奮楫揚帆正當時,厲兵秣馬爭第一。1月22日-24日,三一海工2025年營銷體係新春培訓在珠海盛大開展!來自國內外200名營銷。
1月23日,三一重卡春節營銷服務特訓營結業典禮暨表彰晚宴在長沙舉行。三一重卡董事長梁林河,三一重卡總經理羅暢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