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峰會·2022上,由國家文物局牽頭編著的《見證新時代》一書發布,該書全麵展示了新時代偉大成就收錄了150件具有代表性的實物,生動展現了新時代的故事。由鐵建重工和中鐵十四局共同打造的國產首台16米級盾構機“京華號”入選,展現新時代的榮光。
國產首台16米級盾構機
京華號
2020年9月27日,“京華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業園下線。這台“巨無霸”盾構機最大開挖直徑達16.07米,整機長150米,總重量4300噸,至此我國研製的最大直徑盾構機橫空出世。
設備體形巨大,猶如一條鋼鐵巨龍橫臥車間,高度超過5層樓,刀盤塗裝從京劇臉譜中提取視覺元素,以京劇中代表忠勇義烈的紅色臉譜為設計原型,外觀鮮明奪目,凸顯北京地域文化特色。
國產首台16米級盾構機“京華號”超燃視頻
針對工程需要,“京華號”配置了常壓換刀、伸縮主驅動、超大直徑重載管片高效倒運及拚裝技術、高效大功率泥水環流係統、高精度開挖麵氣液獨立平衡控製等多項核心技術;同時創新搭載了管環收斂測量、管環平整度檢測、管環選型、自動盾尾間隙測量、同步雙液注漿、三通閉塞器換管等係統裝置,使高強度、高風險、高汙染的隧道掘進作業轉變成相對安全、高效的綠色施工模式。
硬核下線 聲名遠播
一時間,“京華號”成功下線的消息,吸引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數十家中央主流媒體和地方媒體在現場集中采訪報道,網絡大V同步跟進,超燃混剪視頻在新浪微博、嗶哩嗶哩等網絡平台廣泛傳播,閱讀量超過5000萬,視頻播放量超過125萬。同年,國產最大盾構機“京華號”在鐵建重工下線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十大新聞”。
神器始發 備受關注
時序來到2021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指出“最大直徑盾構機順利始發”。
同時,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京華號”也成為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案例。
同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京華號”(模型)作為麵向經濟主戰場的行業代表閃耀登場,成為國家先進製造業和科技創新不斷深度融合,助推製造業科技升級的典型樣本。
2022年9月27日,“京華號”(模型)亮相“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再次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屢創紀錄 掘勝未來
2021年11月1日,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傳來捷報,“京華號”單月進尺542米,創造了14米級以上超大直徑盾構機月進尺新紀錄,實現了隧道持續、高效、高質量、環保施工。
“京華號”自始發以來,已順利穿越一級風險源“歡樂宋”商業綜合體等多個風險源,多項創新技術應用效果顯著,實現了最高月進尺542米,累計掘進近5公裏的優秀成績。
2022年9月25日,隨著“京華號”的精準出洞,由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順利完成盾構機中間風井接收,標誌著我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首段貫通。
今年10月29日“京華號”再出發,在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開啟新征程,關於它的創新傳奇正在不斷更新。未來,“京華號”又將創造什麽樣的奇跡,我們共同期待。
近日,由重慶中環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渝赤敘高速公路4標項目紫荊隧道傳來捷報,鐵建重工DGZ150G多功能鑽機順利完成項目要求的超前探孔施作,。
《求是》雜誌2025年第1期刊發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由鐵建重工研製的迄今中國最大直徑敞開式岩石隧道掘進機江漢新石器號,擔當國資央。
2月17日,開挖直徑為4 48米的盾構機雙精一號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下線,將用於所羅門群島蒂娜水電站引水隧洞建設,這是國產盾構機首次。
為深入貫徹2025年度經營部署,以更專業、更高效的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鐵建重工組織了為期三天的營銷管理幹部線下集訓。
近日中國鐵建發布《關於表彰第五屆永遠的鐵道兵杯十大楷模第八屆十佳道德模範的決定》鐵建重工大直徑盾構機主軸承專項研發團隊榮獲十大楷模。
大國重器賀新歲,穩中求進譜新篇。2月10日,農曆正月十三,鐵建重工在總部大樓前舉行升旗儀式,動員全體職工迅速將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來。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中國鐵建有關複工複產安全生產的工作部署,確保春節後鐵建重工複工複產安。
春暖花開,萬物複蘇每一個春天都如期而至每一年春天都蓄滿力量這些年鐵建重工以春光為序,沐光而行工廠裏,新品下線工地上,盾構潛行春潮中。
新春開工大吉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蛇年新征程、新氣象、新篇章。大年初八,鐵建重工生產車間迅速吹響新春開工集結號。
近年,鐵建重工把服務業務作為二次經營,著力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務體係,發展數智化服務與後市場增值業務,打造紅衣天使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