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資訊首頁 行業資訊 產品縱覽 更多

英達安全防撞車——開啟智能預警,打造生命之盾

英達 2020-11-11 08:56:19

引言:

道路養護作業通常是在維持通車的狀態下進行,包括清障、保潔、綠化、養護施工、交通維護、執法等,其中尤以綠化作業、應急車道、臨時作業最為危險,車輛碰撞追尾占事故類型近半。據調查研究發現,在所有警方統計的交通事故中,每年因道路作業引起的交通死亡人數占據較大比例。

在此情況下英達科技集團潛心市場調查,認真研發符合中國道路養護作業通勤路況的安全防撞緩衝車,讓管理者和作業者的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何為安全防撞緩衝車?

安全防撞緩衝車是為道路養護作業提供安全防護而自主研發的新產品。該產品通過改裝對底盤車身結構進行加固,在車架縱梁尾部安裝專用的防撞緩衝墊,在車輛發生碰撞時快速吸收來自後方車輛的巨大衝擊能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撞擊強度,同時防止車輛回彈,充分保障養護作業人員、作業設備和過往駕乘人員的安全。該車主要用於高速公路、國道、隧道等場所的各種移動施工、道路臨時封閉、交通事故處理及搶險現場,減少作業中的安全事故。

英達安全防撞車——開啟智能預警,打造生命之盾

關鍵部件——防撞緩衝墊

防撞墊原理是在發生碰撞時,導向裝置及內部的蜂窩產生變形吸能使失控車輛緩慢降速,從而保護肇事方車輛人員的生命安全。

最重要的是,無論肇事車輛是從正撞、偏撞、偏斜撞的情況,緩衝墊都能夠有效保護肇事方車輛人員的生命安全。

要滿足上述條件,緩衝墊必須通過嚴格測試,並要通過相關的標準認證。

國際上,針對緩衝墊標準有英國TD-49、美國TL-3及MASH,而中國的國家標準B05預計未來1、2年推出。

英達安全防撞車——開啟智能預警,打造生命之盾

核心保護—智能化防護,改變防護方式

除了最重要的部件安全緩衝墊,英達自主研發智能化、主動防護係統,將更多的安全隱患遏製在萌芽狀態。

跳出被動防撞的思維模式,英達科技集團的道路安全解決方案增加主動防禦係統。以聲光電的形式,多角度、全方位主動對過往車輛提前預警指示,減少事故發生。

①智能預警係統

通過智能預警係統,提前提醒車輛避讓和減速。通過不同車速和不同距離,提供三段位預警,一旦超過安全速度和距離,智能警報係統立即開啟,提前5-8秒提醒前方作業人員進行逃生,通過作業人員手上佩戴有安全手環,三檔預警能夠及時提醒作業人員脫離危險區域。

英達安全防撞車——開啟智能預警,打造生命之盾

②導向標誌顯示屏,最高視覺預警

工作導向標誌顯示屏采用液壓升降,高度可達4.2m,為來往車輛駕駛員提供最大視覺高度的交通誘導指示,能夠較遠距離實現交通誘導,達到最佳的警示指示效果。

英達安全防撞車——開啟智能預警,打造生命之盾

③超大LED顯示屏、高效預警

顯示屏質量符合LED車載顯示屏國家標準,目前是國內最大防撞車車載LED雙色顯示屏。白天能見度達到300米,夜間可視距離達到1000米。

顯示屏預警畫麵采用動態圖形和靜態文字相結合,能夠遠距離警示後方的車輛。

④車上配有定向語音喇叭

可調節式定向語音預警,滿足緊急情況提示、道路交通疏導等要求。

可傳播距離>200米。

英達安全防撞車——開啟智能預警,打造生命之盾

功能多樣

為解決市場上現有的防撞車功能單一、設備閑置率高等缺點,英達安全防撞車可選配多種功能,例如錐筒擺放、除雪、清掃、護欄清洗、綠化修剪等功能,也可裝配高杆照明燈、應急發電機組、智能防闖入預警係統、雲台監控等,滿足不同需求,充分發揮其價值最大化,實現一車多用,一車多能,避免功能單一,閑置浪費。

英達安全防撞車——開啟智能預警,打造生命之盾

安全設計同時考慮降低使用成本

英達安全防撞車改進了車箱設計,使其更安全。箱式全包裹結構設計,方便攜帶工具,且避免撞擊導致隨車工具等造成二次傷害;加長型的緩衝墊,一體化的設計,讓緩衝距離長,碰撞衝擊力更小,儲能更強,安全性更高。

不同於市場上普通防撞車,發生輕微碰撞就需全部更換車墊,成本高;英達改進設計:在發生輕微碰撞時,隻需更換部分緩衝墊,大大降低後期維護成本。

量身定做的安全服務

安全是一個“係統問題”,不僅僅隻是一款產品。安全問題是需要係統性解決的,不是單一產品,或某一個設備所能夠完全解決的。這需要結合研發、管理、培訓、軟硬件等的綜合解決能力。

成功的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需對作業現場工況十分了解,並且有專業團隊進行需求調查與分析、設備研發和製造、應用驗證、整合上下遊資源等等,需要一個長期的投入,這樣才可能提供滿足客戶實際需求的解決方案。

從長遠來看,市場需要的是能夠幫助道路養護管理方和使用者解決應用需求,完成工作目標,符合管理要求的解決方案。

而作為使用者不需要且不喜歡低價、劣質的“成衣”,更願意采用“量身定做”的安全解決方案。

因此,了解市場、滿足客戶需求,並且願意投入的廠商,才會最大化得解決客戶問題、最終贏得客戶。

英達秉承打造生命之盾的理念,不僅在設備製造上匠心研發,同時也不斷為客戶進行安全培訓、交流、谘詢 完善、升級安全管理係統。

英達科技集團會定期組織道路作業安全培訓、安全審計、安全谘詢等活動,可以問診客戶單位,全方位多角度來解決客戶安全隱患問題,建設客戶的安全保障係統,提高客戶單位安全保障等級和水平。

針對客戶現有的車輛、設備、管理流程等,英達可提供安全專家上門進行安全等級調查、分析、評估,結合客戶的需求,可以將客戶有車輛和裝備進行定製化的安全保障升級,發揮出現有裝備的最大化價值。同時,還可以與客戶共同開發和研究新的安全設備、安全係統、操作規程等。

英達安全防撞車——開啟智能預警,打造生命之盾

結語

隨著大家對出行安全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公路醫生”英達設計生產的安全防撞車投入到市場以來,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自2017年12月末以來,市場占有率、市場增長率雙雙躍居第一,得到了全國各地高速公路、國省幹道以及港澳地區市政各主管部門的關注和認可。

安全防護,防患於未然。有效避免撞擊是我們的目標;無法避免的撞擊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人身、財產安全是我們永遠的追求。2018年,有15台英達安全防撞車在使用過程中,發生了不可避免的被撞擊事故。憑借著專業的產品質量及過硬的安全防護係統,15起碰撞事故中,0傷亡!2019年,同樣0傷亡!公路醫生正以自己的努力最大程度上保護了養護工人以及駕乘人員的安全。

標簽: 英達
微信掃一掃,小程序中看資訊
本篇稿件內容係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自第三方網站轉載,行業企業、終端用戶投稿。若對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本網站聯係,本網站將迅速給予回應並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聯係電話:010-84673349)。
新聞投稿:news@lmjx.net

英達設備推薦

相關資訊

英達大流量排水搶險車亮相南京市防汛搶險演練,大展風采!

英達大流量排水搶險車亮相南京市防汛搶險演練,大展風采!

為進一步提高南京防汛搶險實戰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5月31日,南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市、區搶險隊伍,公安隊伍及消防隊伍舉行2024。

2024-05-31 標簽: 英達
雙喜臨門!“公路醫生”養護技術和裝備雙雙榮獲“自主創新產品”!

雙喜臨門!“公路醫生”養護技術和裝備雙雙榮獲“自主創新產品”!

近日,依托南京市政府指導,南京市創新產品推廣辦公室公布了《南京市創新產品應用示範推薦目錄(2024年版)》。

2024-05-30 標簽: 英達
推動道路養護“四新技術”新質生產力發展,“公路醫生”擲地有聲!

推動道路養護“四新技術”新質生產力發展,“公路醫生”擲地有聲!

公路醫生受邀參加推介會5月28日,由宿遷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的2024宿遷市普通公路養護技能培訓暨四新技術推介會在宿遷成功召開。

2024-05-30 標簽: 英達
【心係學子,情在育人】——“公路醫生”助力香港城市大學研訪團到訪江蘇

“公路醫生”助力香港城市大學研訪團到訪江蘇

施偉斌董事長與研訪團合影為促進寧港兩地學子交流,多角度感知內地發展成就,5月15日至19日,英達科技集團組織香港城市大學20餘名學生代表。

2024-05-22 標簽: 英達
林鄭月娥到訪英達科技集團交流考察

林鄭月娥到訪英達科技集團交流考察

近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江蘇省香港商會永遠榮譽會長林鄭月娥女士到訪英達科技集團考察交流。

2024-05-14 標簽: 英達
公路醫生:【思享會】秋爽大和尚:淺談《新“六和敬”與人生》

公路醫生:【思享會】秋爽大和尚:淺談《新“六和敬”與人生》

六和敬,堪稱人類曆史上最悠久最完善的團隊管理模式。它不僅是建立團體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

2024-04-25 標簽: 英達
英達施偉斌:《守正商士道 激發創新力》——這份前瞻與擔當,為市政養護領域的創新提供新“方法論”!

英達施偉斌:《守正商士道 激發創新力》——這份前瞻與擔當,為市政養護領域的創新提供新“方法論”!

2024年4月20日—21日,由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指導,《市政技術》雜誌社主辦,英達科技集團協辦的2024中國市政創新發展論壇在廈門隆重舉行。

2024-04-22 標簽: 英達
“公路醫生”聚力市政創新發展未來!厲害!

“公路醫生”聚力市政創新發展未來!厲害!

2024年4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指導,《市政技術》雜誌社主辦,英達科技集團協辦的2024中國市政創新發展論壇在廈門隆重舉行。

2024-04-22 標簽: 英達
查看更多

今日頭條

為您推薦

尋路

【尋路】美通築機仇德勝:十八載櫛風沐雨 守初心砥礪前行
【尋路】蘇子孟:BICES 2019各項籌備工作目前進展順利
【尋路】王偉炎:國機重工品牌一體化鋒芒凸顯
更多尋路

中國路麵機械網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