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工股份对挖掘机的重视源于韩籍总裁蔡奎全。这位来自韩国斗山的新任CEO,上任之初,就将挖掘机业务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并一举投资7.3亿,生产规模一扩便是三倍。
蔡奎全的这步棋不难理解。此前,挖掘机业务已经对冲了厦工装载机业务的颓势:在装载机出现负增长的2009年,挖掘机业务却有了同比22.1%增长的成绩。
在工程机械十八类产品之中,挖掘机是产品最为丰富、市场规模最大的种类之一,成为工程机械企业都看重的香饽饽可以想见。
为了能在挖掘机领域获一席之地,徐工集团终于下定决心,与合作了16年的卡特彼勒分手;柳工在2010-2015规划中,首次将挖掘机纳入了三大重点发展产品——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将为该公司贡献75%的销售收入;三一集团为了更快发展挖掘机业务,将挖掘机业务装入了上市公司之中……
但在这个市场中,外资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以外资品牌卡特彼勒为例,其在拥有大、中型挖掘机生产基地的同时,还在南京新建小型挖掘机生产基地;沃尔沃在占据高端品牌的同时,还通过山东临工布局低端挖掘机市场。
中国企业显然并不甘心挖掘机市场被8大外资品牌掌控,有了与之一较高下的想法和实际行动。不过,仅仅加大投入进行扩产,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外资主导的行业格局?
现实是,如今,在这个大家蜂拥而入的市场中,130万台的产能,对应的仅仅是10万台的需求。当然,在市场经济中,这是供需博弈的必然结果,哪个领域都不可能始终保持供需正好平衡。
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中国企业如想突围而出,仍需正视自身的“软肋”,比如,在液压元器件、核心零部件、配套设备、配套服务等方面的短板。这些,才是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市场话语权。
在挖掘机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整合、淘汰之前,中国企业需要想清楚的是,你的竞争策略是什么?还是价格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