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態

中信重工首台TBM建功“引故入洛”工程首戰告捷

2017-07-12 09:33

中信重工首台TBM建功“引故入洛”工程首戰告捷引起關注

7月1日上午,豫西洛寧縣故縣水庫大壩旁半山腰,彩旗飄揚,鞭炮齊鳴,曆經一年多的艱苦奮戰,中信重工首台直徑5米硬岩掘進機(TBM)如一條白色巨龍,鑿穿長達6640米“引故入洛”工程1號隧洞,從大山中昂首挺出,會師熊耳山下、西子湖畔。

自此,“引故入洛”工程1號隧洞全線貫通,中信重工硬岩掘進機首戰告捷、一戰成名。

此次成功完成1號隧洞掘進任務的直徑5米硬岩掘進機,是中信重工自主研發、高度技術集成的隧道施工核心裝備。幾年前,它的橫空出世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現如今,它在現場應用經受複雜地質考驗,成為隧道掘進施工高效安全的典範。

首戰告捷

“引故入洛”工程是洛陽市重點惠民工程,工程起點位於故縣水庫大壩泄洪中孔下遊,終點位於洛陽新區關林水廠,工程輸水線路全長130.08公裏。

其中1號隧洞,堪稱“咽喉”工程,不僅是整個工程中最長的隧洞,也是緊鄰庫區難度最大的關鍵工程。采用TBM施工,掘進路線沿水流反方向進行,施工風險極高,這在河南省水利工程中尚屬首次。

為洛陽地方經濟做貢獻,中信重工以高度的自信,毅然決定將研製的首台硬岩掘進機投入這場戰役,並組織起精幹的項目團隊,包攬下整個1號隧洞的施工重任。

據不完全統計,施工中出現較大湧水20多次;塌方、破碎帶長達2000餘米,占比30%以上;最大塌腔長達30米、寬8米、高5米。每次不良地質條件的出現,對中信重工項目團隊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但是,憑借著中信重工雄厚的裝備實力和技術實力,項目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充分發揮硬岩掘進機的優良性能,保證了工程的平穩有序進行,確保了1號隧洞的全線貫通。

中信重工硬岩掘進機,刀盤最大推力達10000千牛,可實現最小水平轉彎半徑235米,適應隧洞最大坡度9度,一個掘進行程可達1.5米。最大掘進速度為每小時7.2米,創造出了日進尺66米、月進尺1010米的最高記錄。

與傳統的鑽爆法相比,采用TBM施工,可提高效率5~8倍。充分顯示了轉彎半徑小、爬坡坡度大、連續皮帶出渣、施工速度快、勞動強度低、環境破壞小、定位精度高、安全係數大等綜合優勢。

硬岩掘進機,是中信重工準確研判國內外經濟和行業形勢,充分發揮企業創新研發製造優勢,做大做精做強傳統核心裝備產業板塊的龍頭產品。首台套產品首戰大捷,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

苦練內功

縱觀中信重工60餘年的發展,是一條永不止步、敢於突破的創新之路,是一條眼光敏銳、視野開闊、毅力堅定的發展之路。

21世紀將是我國向地下要空間的世紀。作為中國重型裝備製造的領軍企業,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中信重工人沒有沉迷於鮮花和掌聲中,冷靜分析市場形勢,以扛鼎中國製造龍頭的氣魄決定進軍掘進裝備產業。

“沒有中國掘進機打不通的隧洞!”這是中信重工人的又一夢想。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掘進機是集機械、電子、液壓、激光、控製等技術於一體,高度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大型隧道開挖成套設備,專業覆蓋麵廣、要求高。

從2006年開始,中信重工抽調專業骨幹,參與國家863項目直徑6.4米複合盾構機的研製,並主持完成了大功率盾構機減速機國產化的研製。與中鐵隧道集團合作製造了直徑6.4米、直徑6.14米、直徑6.34米三種不同規格的複合盾構機及土壓平衡盾構機,並分別應用在北京、西安、廣州地鐵的施工中,取得良好應用效果。

同時,中信重工將視野拓展至硬岩掘進市場,曆經3年的研發實踐,2013年,中信重工研製的覫5米硬岩掘進機成功試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這是國內第一台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技術先進,性能優越,價格僅為進口同類產品的1/2,開創了國內硬岩掘進工藝的新局麵。

這台硬岩掘進機在故縣水庫引水工程的成功實踐,表明中信重工首台隧道掘進裝備,一次性順利完成由研發製造到高強度施工應用的閉環驗證,具備了批量生產和推廣應用的條件;彰顯了中信重工用民族裝備支持洛陽民心工程,履行了作為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同時,為中信重工在麵臨服務的煤炭、礦山、建材、鋼鐵等傳統領域持續去產能的壓力下,打開了一片廣闊的發展空間。

跨越發展

優化資源配置,深化體製機製改革,中信重工持續創新,不斷推進掘進機向標準化、係列化、通用化方向發展,目前取得發明2項,實用新型6項,外觀1項。

以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為契機,中信重工以開放辦企業的胸懷,憑借其強大的“核心製造+綜合服務商”的優勢,加強合資合作,延伸產業鏈條,拓展市場範圍。6月16日,中信重工聯合中國鐵建重工、洛陽軌道交通合資建立的中信鐵建重工掘進裝備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三方約定合力經營河南省、中信集團、北方地區三方共同認可區域的掘進裝備產業。與此同時,洛陽地鐵建設首台盾構機“牡丹號”正式下線。

據了解,洛陽地鐵一號線已於6月28日全麵開工建設,二號線已開始工程勘察。“牡丹號”盾構機直徑6.2米,整機總長約85米,總重約450噸,水平轉彎半徑達到250米,綜合性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填補了洛陽市軌道交通高端裝備空白,助力洛陽地鐵實現洛陽造。

創新腳步不停歇,今年中信重工與中鐵裝備集團合作製造的,中國最大、首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大直徑覫15.03米氣墊式泥水盾構機在中信重工全麵鋪開,目前進入機械部分盾體裝配階段。該盾構機將應用到世界級超級工程———廣東汕頭海灣隧道交通工程的施工中,其超高承壓能力係統集成、伸縮擺動式刀盤等多項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隨著“中國製造2025”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實施,以及國內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蓬勃開展,掘進裝備市場需求迅速擴大。憑借持續的技術積澱和創新,以及雄厚的裝備製造實力,中信重工掘進裝備產業必將實現大跨越、大發展。(本文來自中國工業報)

標簽: 掘進機/車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官方微信(lmjxwx)。

網友評論

如果您對這篇內容感興趣
想參與討論,請點擊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