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基建投資

中山加速對接 五大機場資源

2017-05-12 14:19

未來,中山有望快速對接的五大機場。

繼本月初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釘”下第一個鋼圓筒後,中山交通網絡再傳重要動態:5月10日下午舉行的廣州市政府部門新聞發布會透露,將建成時速達160公裏“最快地鐵”的廣州地鐵18號線,將把“向南延伸到中山”的計劃考慮納入總體規劃。

深中通道東接深圳機荷高速,廣州地鐵18號線向北延伸至廣州機場,這意味著未來中山有望融入廣、深兩大國際機場半小時輻射圈,為中山快速共享廣州、深圳兩大創新高地的人才、物流、創新資源等提供支撐。

廣州

已在地鐵規劃作了預留

在日前召開的廣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國土規劃委市政處處長杜洪濤透露,最近國務院已經批複了廣州市2017年到2023年軌道交通的建設規劃,定位18號線為廣州中心城區對南沙副中心的大運量、高速軌道交通。18號線起點是東站,經天河、海珠、番禺以及南沙四個區,全長約63公裏,設9個站,它的速度是目前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裏最快的,設計目標值160公裏/小時。

“同時,這條線得到省政府和周邊城市的響應。我們在總體規劃裏會考慮它向北延伸到機場,向南延伸到中山。”杜洪濤透露。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廣州、深圳作為商貿、創新龍頭,正在加快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而周邊城市在加快對接配套設施、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方麵,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中山

計劃將廣州地鐵18號線延長線接入中山站

就中山而言,該市軌道交通對接廣州地鐵18號線已經寫入了中山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即“2218”軌道交通網的一部分,包括南沙港鐵路、深茂鐵路2條國鐵,廣珠城際、廣中珠澳城際2條城際軌道,和中山北站、中山站兩站場構成的1個軌道綜合樞紐,以及7條中山城市軌道和1條廣州地鐵十八號線延伸至中山軌道。

在中山市今年召開的全市交通工作會議上,明確要強化軌道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在現有廣珠城際基礎上,中山站謀劃接入深茂鐵路、城市軌道2號線、4號線、廣州地鐵18號線延伸中山線、廣中珠澳城際線等。這也意味著,作為該市對接國家鐵網的軌道樞紐,廣州地鐵18號線被放在中山核心的軌道交通戰略範疇內,未來中山到達廣州機場,將如同通過半小時深中通道高速路抵達深圳機場一樣方便。

據初步規劃,廣州地鐵18號線項目規劃延伸至中山站項目,中山段全長約24公裏,與深中通道長度相接近。對於中山來說,這個項目最直接的意義在於可更為便捷、快速地對接廣州,快速共享廣州鐵路、機場等資源;同時,快速對接廣州市中心城區,拉近中山城區與廣州城區時空距離,進一步增強中山吸收廣州輻射能力,增加中山對廣州人才、資金等要素的吸引力。

而從宏觀角度而言,這對於完善珠江西岸軌道交通網絡,促進珠三角融合發展,加強城市間交流溝通的需求有重要意義。

■縱深

中山補齊交通短板的突圍之路

從地圖上看,中山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中心地帶,其連接珠江東、西兩岸的交通樞紐角色不言而喻。但打造珠江西岸區域性交通樞紐,中山也麵臨不少短板:

公路方麵,受珠江口影響,中山市現有的高速公路主要側重於廣州、珠海、江門,缺乏與珠江東岸高速通道的直接對接,對外公路體係尚不完善;

鐵路方麵,雖然近期廣珠城際可以開通國鐵長途列車,但是受廣珠城際鐵路通過能力(包括線路及車站)的限製,現狀發車班次不足,國家長途客運鐵路的服務能力不強,難以達到區域性鐵路樞紐的要求;

港口方麵,現有貨運港處於喂給港地位,客運港發展不足,缺乏與珠三角城市港口、機場以及澳門聯係的水運航線;

航空方麵,中山沒有機場,其客運體係沒有形成多方式一體化的綜合客運樞紐,貨運方麵現狀沒有鐵路貨運樞紐。

但深中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中山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補短板機遇:通過建立與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快速連接網絡,中山可以融入與周邊城市的“半小時圈”。

目前雖然沒有民用航空機場,但依托高快速路、水上航運通道,深中通道建成後,中山可實現35分鍾到達深圳機場,2小時內到達周邊5大國際或國內機場,包括香港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和珠海金灣機場。

跟著“廣深速度”跑起來

城市群之間實現設施對接、產業協作、環境共治,交通網絡是重要的先行基礎。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加快以香港、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粵港澳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勢在必行。從大灣區的交通功能定位來看,香港、廣州機場國際性航空樞紐的地位未來將得到進一步強化,廣東將全力構建覆蓋全球的國際航空客貨運運輸網絡,提升國際中轉功能;加快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強化區域航空樞紐功能,積極發展麵向東南亞及歐美地區的國際航空客貨運運輸網絡。跟這些機場構建快速交通網絡,對於中山來說,也是一個對接國際資源的機遇。

據統計,2015年,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公共汽電車運營線路網長度已達到83141公裏,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451公裏,鐵路運營裏程達到1574公裏,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達到3720公裏,主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9963億人次。

根據規劃,到2020年,珠江東西兩岸重點發展平台通達時間,將縮短為40分鍾。

隨著“抱團”發展的加速,粵港科技創新走廊、深港創新圈、粵港澳全麵合作示範區建設必將提速。中山作為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重要成員,在參與粵港澳創新走廊建設的過程中,也必將“憑風借力”進一步發揮其作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角色與功能。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路麵機械網官方微信(lmjxwx)。

網友評論

如果您對這篇內容感興趣
想參與討論,請點擊這裏